少毛,經得起他們這樣拔?結果,老百姓增加了負擔,政府和地方官增加了收入。再有像“市易法”,本來是規定收購滯銷貨,後來就變成了專門收購緊俏物,這時的衙門已經變成了一個賺錢的機構,結果成了全官經商,官商作風愈演愈烈,政府與民間爭利。
雲嵐尤其感到兒子進步巨大的一點事,青苗法一開始,雲錚就猜到日後青苗法不僅會推行不力,而且推行不力之後皇帝和秋臨江會強行推行,結果導致更大的惡果。
果不其然,青苗法開始後,許多農民看到新法猛於虎,無力或者不敢貸款。見新法推行不順,左相秋臨江採取“一刀切”的做法,下令各地必須貸出多少錢,給下面下指標。這樣一來地方官員就硬性攤派了,除了一般的農民要其貸款,連中農、富農、地主都必須接受貸款。其實中農、富農和地主不存在春荒的問題,根本用不著貸款,但地方官員就是硬逼著他們貸款,因為要完成指標。這樣一來,到了還錢的時候不要說一般農民吃不消,就是中農、富農也吃不消。自然,這項措施又變成了官員的贏利手段,他們的權力尋租也有了改革這一至高無上的藉口。市易法等措施也大致如此強制推行。
結果,一向穩定的中央直轄地區也出現了叛亂,岳陽之亂後,區區數千孤心閣叛逆不到兩個時間便聚集起了二三十萬大軍(十八萬,朝廷情報不準),若說沒有新法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