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追求什麼風雅,純粹只看面積和堅固程度,任何人看了雲錚設計的行營一定會覺得他的節省已經到了吝嗇的地步了。
回到燕京的雲錚,一口氣也沒來得及歇,便接到趙文長的報告,說是文學院已經建好了,問他什麼時候開始正式開院。雲錚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揉了揉鼻樑頂:“準備一下,三天後正式開院,我會親自撰文,廣徵學士。另外,帥府和巡撫衙門都要立即釋出通告,將此事佈告天下。”
趙文長點點頭,躬身道:“是,少帥。”
………………………… ………………………… ………………………… …………………………
雲錚在燕京大張旗鼓準備文學院的開院典禮,而身在岳陽的岳陽王林曦卻正為文學的事情惱火:他剛剛接到的聖旨讓他極為不滿。
事情要從林曦這個“六賢王”的稱呼說起。
林曦之所謂比較為士林所看重,並且被稱呼為六賢王,主要便是因為他本人文才不錯,並且一貫善待文人士子,無論是前去洛陽科舉的舉子,還是途徑洛陽的尋常士子,只要願意去岳陽王府呈上詩作辭賦,若可透過岳陽王府“九學士”任意一人的讚賞,林曦便會為此人送上賞錢或者盤纏。別看文人士子們平時好像一提錢就皺眉,就說什麼銅臭難聞,但其實每天前往岳陽王府的人依舊絡繹不絕。其中有些人是為了圖名:得到岳陽王府的賞錢說明他們的詩作或者辭賦已經很有一些水準;也有些是為了圖財,這種一般都是寒門士子,他們之中有不少家境貧寒之輩,遊學洛陽或者來洛陽備考,盤纏不夠用,便只好拿自己的看家本事來賣錢,一般自問水平不錯的便會跑去岳陽王府求得賞錢,因為這個錢乃是雅錢,總比在街上幫人寫狀紙、抄書稿之類來得高雅。至於水平不濟的,那自然就只好去抄書寫狀甚至測字算命去了。
岳陽王自從開始這種品詩賞錢的辦法之後,果然在士林之中立即名聲鵲起,成為許多讀書人吹捧的賢王。不過這個賞錢制度也有麻煩,麻煩就是花錢十分厲害。
林曦跟林玉妍不同,林玉妍的隱鳳齋好比是在幫她皇帝老爹賺錢的同時自己稍微抽成,這個錢可謂無本生意,所以賺得很多。然而林曦早早被封王,之後就只能靠王府的一些收益來支撐這麼大的用度開銷,那錢自然是不夠的。先前還有林玉妍這個親妹妹支援他一些,待林玉妍嫁給雲錚,按照大魏男尊女卑的慣例,她的錢就不能再隨意用到孃家去了,林玉妍是非常注意這些細節的,所以自那之後便沒有再給哥哥提供資金,如此以來林曦的財政立即捉襟見肘,到最後被萬昌皇帝知曉了此事,他卻是當今最有錢的主,國庫雖然空虛,皇帝的內庫卻是極為富庶,於是他大手一揮:“岳陽王所贈士子詩詞賞錢,若有不足者,著內庫撥給。”
林曦就好比餓了三天的野狼忽然見到大肥羊一般,立即抖了起來,賞賜也更加大方了。只是他卻沒有發現一個隱患,就是他岳陽王府的開銷竟然已經超過了東宮……
悲劇,就是這麼引起的。
十天前,左相秋臨江上疏千言,諫萬昌天子曰:“臣臨江言:昔聖人制禮,尊嫡卑庶,謂之儲君。道亞睿極,其為崇重,用物不計,泉貨財帛,與王者共之。庶子體卑,不得為例。所以塞嫌疑之漸,除禍亂之源。而先王必本人情,然後製法,知有國家,必有嫡庶。然庶子雖愛,不得超越嫡子,正體特須尊崇。如不能明立定分,遂使當親者疏,當尊者卑,則佞巧之奸,乘機而動私恩害公,或至亂國。伏惟陛下功超邃古,道冠百王,發號施令,為世作法。一日萬幾,未盡其美,臣職在諫諍,無容靜默。伏見東宮料物,歲得二十四萬段,付市貨賣,凡直六萬三千貫。岳陽王支別封及廩物,一年凡直八萬六千貫文。此便儲後俸料,翻少於諸藩,朝野聞見,以為非是。陛下往年行幸,自諸省還,太子於闕首獻食,家令無物可用,遂內出綾彩,貨充鼎實。預是宮臣,誰不聞見?陛下必以為岳陽王府支用見不足,人多費廣,此理可通。然則至於儲君,更宜增益。臣謹按漢明帝披輿地圖,等儲君戶口諸子,租歲不過二千萬,明德馬後為言,亦不偏得。此則防其嗜慾,節其驕恣,伏願陛下頗擇漢法,宏蕩無偏。儲君之用,微附古昔。然九江王亦陛下親自撫養,至於成立,上聖深慈,偏所鍾愛。《傳》曰:‘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忠孝恭儉,義之方謂。國家於東宮,略同嶽府。即目所睹,未有殊別。語其將來,不可不慮。若多其室宇,唯欲崇高,賜以金貝,使其盈積,家人多於餘國,良馬超於列藩,王成童之年,已得如此,長世以後。嗜慾方生,歲增則欣喜,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