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札布(古稱“上札布”)、小札布(“下札布”)、阿季姆和迪亞拉河(古稱“圖爾那特”),其中兩條札布河和迪亞拉河是古代亞述的主要河流。這裡氣候四季分明,山坡上有草地、橡樹和松樹林,河谷則易於種植小麥、大麥、果樹、葡萄和蔬菜。由於東部和北部山區中的野蠻落後部落經常從這一地帶侵入兩河流域文明區,所以這裡是亞述帝國重兵防禦的前線和向東方擴張和征服的基地。而迪亞拉河和底格里斯河匯合地區則是深受兩河南部蘇美爾文明影響的阿卡德人的地區,兩河流域第一個統一王朝的首都阿卡德城可能就在這一地區。迪亞拉河地區東南鄰近埃蘭,歷史上埃蘭曾多次侵入這一地區,並由此北上亞述或南下巴比倫,阿卡德帝國和亞述帝國的國王們也先後由此出征擊敗埃蘭。
古代兩河流域人對自己的地區沒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南部地區幼發拉底河岸上的城邦巴比裡姆(Bab…ilim)曾統一了南部,建立了“巴比魯姆國”。北方底格里斯河岸上的城邦阿淑爾(Ashur)統一了北方,建立了“阿淑爾國”。從公元前5世紀的希羅多德起,古典文明的希臘、羅馬作家和《舊約聖經》把巴比裡姆城讀寫為“巴比倫”(Babylon),把巴比倫國或兩河南部地區稱為“巴比倫尼亞”。古希臘作家似乎不知道阿淑爾城,但他們知道兩河流域北部是“阿淑爾國”的地域,把為這一地區讀寫成“Assyrja”。我國翻譯界前輩簡譯其為“亞述”。巴比倫尼亞和亞述的分界在兩河之間最窄處,現巴格達地區稍北一點。古希臘人並不知道巴比倫尼亞在古代按其人文地理則又分為南北二部分——蘇美爾和阿卡德。巴比倫尼亞的南部瀕臨波斯灣,為文明起源地區,古稱為蘇美爾(Sumer)。—支非塞姆語的外來民族在這裡生息繁衍,首先創造兩河流域文明。他們被本地的塞姆語的阿卡德人稱為“蘇美爾人”。巴比倫尼亞北部和迪亞拉河下游地區在古代被稱為阿卡德,這是因為第一個統一兩河流域的城邦阿旮德(Agade)位於這裡。說東北塞姆語的阿卡德人可能是本地土著居民。蘇美爾和阿卡德分界約在中部聖城尼普爾。
兩河流域的農業和畜牧產品相當豐富:穀物、蔬菜,肉類(牛羊為主,豬較少)、皮革、羊毛、亞麻以及角製品等。穀物有小麥、紅小麥(emmer)、小米等。而大麥因適應本地略帶鹽鹼的土壤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主要的穀物。大麥芽被用來釀造啤酒,小麥和大麥被磨成麵粉烤制面餅。主要油類植物是芝麻。豐富的椰棗(俗稱“伊拉克蜜棗”)也是兩河流域人民的美味食品:南部炎熱的氣候和充足的灌溉水非常適合棗椰樹生長。
本地的自然資源總的來說是貧乏的。河流能提供魚和水產品、蘆葦。葦稈用來編席、籃和箱,造船和建房。由於作為果樹的棗椰樹木質粗糙,本地缺乏木材。石料僅有石灰石和“摩蘇爾大理石”二種。
二 古代蘇美爾和阿卡德文明產生的環境背景(3)
雖然現代伊拉克以豐富的石油蘊藏著名,古代兩河流域人卻僅知道石油的伴生物瀝青礦。瀝青礦最豐富的地帶是幼發拉底河中游河岸上的西特和臘馬迪一線。他們用瀝青作磚層之間的粘接物、房屋建築和船舶的防水塗料、燃料和藝術品的連線、鑲嵌、塑型材料,甚至作為藥用。本地沒有金屬礦藏,缺乏建築、裝飾和雕塑用的石料和木材。從原始時期起,原材料就由貿易進口,並在這一無銅地區發展成銅石並用文化。一般認為銅最早由伊朗西部和高加索山區的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輸入。後來,附近的小亞細亞、塞普勒斯、巴林島和阿曼的銅都能運到兩河流域。亞述帝國時期,腓尼基人開始從西班牙橫渡地中海把銅運到東方。錫可能來自伊朗、高加索和阿富汗。白銀多數來自陶魯斯山脈。黃金來自從埃及到印度的許多礦點。伊朗幾處供應硬石料和各種有價值的寶石。文獻提到烏爾第三王朝時期石刻匠常用的光亮的黑閃長巖碑料來自“馬乾”(阿曼或埃及)。普通木材可以在札格羅斯山脈的森林中找到,但建築廟宇和宮殿的高大杉木、柏木和雪松則必須取自地中海岸邊的黎巴嫩山脈和阿馬奴斯山。其他種類的木材則來自海外的麥魯哈(印度或衣索比亞)。
兩河流域內部運輸的主要途徑是水運。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形成兩條南北大動脈。兩河之間則有上下縱橫的許多渠網連線各個城市。由於冬季陸地上覆蓋著河水氾濫留下的厚泥層,春季又常洪水氾濫,水路運輸的重要性超過了以駱駝和驢車為主的陸路運輸。
兩河流域通往西方敘利亞和地中海岸的商路有兩條。一條路程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