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3 / 4)

莊萬萬沒有想到,陰太后竟然這麼好說話,他準備了一大堆的說辭,居然全用不上了。

“兒子慚愧。”他最後說道。

“娶妻娶賢。馬貴人的賢德,哀家自然是有數的。”陰太后慢慢說道。

其實她心中,曾經打算立侄女陰姬為後。但時移事易,在短短的三年中,隨著陰識陰就的相繼離世以及陰豐殺公主的事件,陰家已經不復先前之鼎盛。劉荊本來大概是會支援陰姬為後的,此時卻自顧不暇。而馬家的反對勢力,梁竇兩家已經在劉莊的連番打擊下衰敗凋零,就連一向死板守舊、嫌棄馬瑪麗出身的朝中老臣,也被換過了一茬……

三年之中,局勢發生瞭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固然是因為陰豐連累父母宗族、陰識老邁離世、朝臣各有微小過錯、劉莊急欲總攬權柄,可若說這一切都與馬瑪麗的冊立之事無關,陰太后是不相信的。

偏偏馬瑪麗一臉純白無辜,一派賢良,待人接物沒得挑剔,連陰太后自己都相信她確實沒有多說過一句話!

可是,不用她開口,劉莊已經搶先將諸事安排得妥當。這份情意,陰太后看在眼中,又怎忍心拂了兒子心意?

“你想立馬貴人為後,那就立吧。哀家如今只想知道一件事,”陰太后眼睛死死盯住劉莊,“你妹妹的死,確實和你及馬家沒有半點關聯!陰豐事先也未受到任何人的挑撥!”

“沒有!”劉莊連忙道,“兒子身為一國之君,連荊弟那樣的,都不忍下重手,更何況是綬妹?”

“既然如此,哀家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陰太后長嘆一聲,說道,“馬貴人的命真好。”

劉莊不敢說話。他知道這是決定成敗的最後時刻。

事實上,他也覺得馬瑪麗的命真的不錯。支援立陰姬為皇后的呼聲太高,若不是陰識病重離世,陰豐突然殺了公主,犯下大錯,他也不敢執意要按律追究,致使一向驕縱

蠻橫的陰就自殺謝罪。同理,竇融一向謹慎,頗得先帝倚重,若不是竇林確有失職,他也不好借題發揮,接連以聖旨斥責,逼得竇融上書乞骸骨,歸家養病,不敢過問朝中事。

而在陰太后的眼中,馬瑪麗命最好的地方,就是她擁有劉莊這麼一個處處體諒她愛她的男人,願意等她這麼多年,煞費心機,搶兒子,造聲勢,抬身份,為她打壓她家政敵。

“立後之事,你不宜開口。”陰太后想了想說道,“否則只恐朝中仍有人聒噪,後宮有子姬妾不服。三年孝期既滿,定有人重提立後事。待到朝臣請立皇后時,你只管來問哀家便是。有哀家出面,陰家、秦家、閻家想來便再無話可說了。”

“母后!”這次劉莊真的感動得熱淚盈眶了,“多謝母后成全!”

劉莊心中很清楚,無論他怎樣煞費苦心,馬瑪麗除了有寵外,出身、子嗣、資歷都有所不足。他的多方努力僅僅能讓她在被人質疑的時候有反駁的說辭而已,並不足以服眾。只恐諸臣以前朝趙飛燕之禍勸誡,若是他一意堅持,只怕會使馬瑪麗背上以色媚主的罵名,弄巧成拙。而如果太后親自出面,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這個時候,劉莊更加忍不住感嘆馬瑪麗的命有多好了。她命好遇到陰太后這樣一個通情達理的太后。若是陰太后一意為了陰家利益,堅持他立陰姬為後,皇帝皇太后僵持之下,再加上馬家在前朝毫無勢力……後果可想而知。

“哀家還有一言。”陰太后又說道,“建武朝定下的制度,不可輕易更改。你莫忘了后妃之家不得干政。還有馬援的案子,是你父皇親手經辦的,你是個孝順的孩子……”

“孩兒知道了。”劉莊連忙說道,“瑪麗她不會計較的。”

“永平三年春,有司奏立長秋宮,帝未有所言。皇太后曰:‘馬貴人德冠後宮,即其人也。’”——《後漢書皇后紀》

“二月甲寅,太尉趙憙、司徒李欣免。丙辰,左馮翊郭丹為司徒。己未,南陽太守虞延為太尉。甲子,立貴人馬氏為皇后,皇子炟為皇太子。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級;流人無名數欲佔者人一級;鰥、寡、孤、獨、篤、癃、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後漢書孝明皇帝》

作者有話要說: 看到網上有秀粉為劉秀洗地,說劉秀無愧於馬援,理由就是劉秀讓馬明德入太子宮了。

對此我只能冷笑。入太子宮就算是對軍功赫赫的馬援的補償嗎?入太子宮就一定能當皇后嗎?

史書上寫得很清楚,馬明德根本不是以選例進的,最開始是服侍陰麗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