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好?”文佳氣呼呼問了一句。
唐易深深吸了一口煙,“故宮博物院裡,也有一隻三羊尊。這隻三羊尊,器型碩大,大口廣肩,但羊頭比較小。這件三羊尊,和很多青銅器不同,是經過了兩次鑄造,第一次,先造主體,而且在肩部預留了孔道。第二次,在孔道上搭上陶模,再鑄造羊頭。這在當時,已經是頂級的鑄造工藝。”
“但是,東京史料館的這件三羊圓尊,羊頭卻很大,幾乎佔據了肩周的三分之一,三個羊頭之間只留了一點兒空隙,而且,應該是一次鑄成,實在是匪夷所思。同時,在紋飾上,羊頭連線尊身,還勾畫了羊身羊腿,羊面有雲紋,羊身有鱗紋,腿部有饕餮紋。”
饒是文佳關注點不在這上面,但聽唐易一說,仍是一驚,“羊還有雙角,加起來,這特麼不就是羊龍麼?”
龍是什麼?說白了,是臆想出來的東西。千百年來,這種神奇的動物,成就了各種高高在上的象徵。
揣度古人對龍的感悟,青銅器,的確是最好的古物。
商代青銅器上的龍形,也不是憑空來的,肯定是來自現實動物的組合,比如鱗片似魚,龍吻長而上翹,有點兒像鱷,軀體長有點兒像蛇,還有饕餮類的紋飾,來源於獅虎猛獸。
一開始的龍紋是沒有“角”的,後來才加上了,先是獨角,後是雙角。
“你說的‘羊龍’,雖然是隨口一說,但是讓我想到了紅山文化的豬龍。商代的龍紋多種多樣,但是‘羊龍’卻從未出現過。給龍加‘角’,商代就有,但基本是獨角。羊本身就有雙角,配合這些本應該加在龍上的紋飾,如此奇妙的鑄造工藝,三羊圓尊,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件東西。”唐易接著說道。
在商代,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祭祀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咱們今天的生活有點兒離不開網路了,而商代人的生活,離不開祭祀,儀式、禮器、祭品等等,在這上面花錢不心疼。
說白了,就是給鬼神“送禮”。而且,商代是多神崇拜,信這個,也信那個。這種“包容”,造就了文化器物的多樣性,也使得歷史考古研究很難無有缺漏。
三羊圓尊,代表的,可能就是一種從未被研究過的祭祀文化,甚至是未曾被發現過端倪的歷史事實。
“好了,我聽明白了。不過,就算這個東西再重要,也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兒。老蔣不是說了麼,你不去,他會找別人。”文佳說著,向車窗外扔掉了早已自動熄滅的菸頭。
“我也沒說決定要去啊!”唐易卻又點了一支菸。
“可你也沒說不去。”文佳道,“你在猶豫。你這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優柔寡斷。比如在女人方面,林娉婷不見了,廖沫兒你也沒用上。”
“你大爺的,這都是什麼詞兒?”唐易罵了一句,轉而卻又皺起了眉頭,“不過你說的對,而且我不光是猶豫,還有點兒蠢蠢欲動。”
“你自己都知道是蠢了,那就壓住這股子衝動!”
第1339章 別有所求
文佳的態度很明確。而唐易,看起來也只是“蠢蠢欲動”。
唐易道,“今天先不想這事兒,我覺得先放放。退一步講,就算不去揭穿,去東京史料館看看這麼多好東西,最起碼值得一去。”
“行,初步意見是即便去,也不揭穿。”文佳“定性”倒快。
唐易只是微微點頭,沒有再多說。
文佳發動車子,向回駛去。
就在此時,倭國江戶,東京史料館豪華的館長辦公室裡,河野太郎、河野治、河野平正在關起門來交流。
“今天,是確定華夏內地個人邀請名單的最後一天,明天必須要開始電話通知、發電子請柬和發出實體請柬了。”河野太郎抽了一口雪茄,看了看面前的兄弟兩人。
兄弟倆自然知道討論的重點是什麼,所有的名單其實都已經確定了,今天討論的,只有一個人。
自然就是唐易。
“按照慣例,有捐贈物或者售出物的人,是應該邀請的。如此說來,瓷都的雲碧桃,津門的魚泳,還有就是唐易,都應該在邀請之列。”河野平說道。
“雲碧桃和我們有協議,之前算是一種私密的合作,如今合作關係解除了,這個人本身也沒什麼分量,可以不考慮,所以名單沒有新增。至於魚泳,他的知魚堂在華夏名氣不小,本人也算是有一定聲望,名單裡已經有了。關鍵就是這個唐易,雖然成化鬥彩杯是他賣給我們的,但畢竟和我們的關係太不友好。”河野治介面道,“慣例是死的,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