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了他,大家同是宗親,我看他們能耐我何。我今天就把話放這裡,不管將來如何,我只忠心先帝和他的血脈。”
安世誠沉默不語。
感情上,他自然也同安世煥一般,可從理智上來說,他更贊同京城宗親們的決定。
這天下曾經是先帝的天下,卻更是安氏的天下,一個小嬰兒的確也當不起這個責任。
當年先帝雖體弱,卻是個聰慧的,劉太后與他也母子情深,天下還是握在安氏手中的。
由隔了一層的小皇子坐上那個位子,便等於是劉氏一族掌握了天下,就只怕時日長了劉氏起了異心,到時必是一場浩劫。
安世誠道:“你在這裡急也沒有用,如今要緊的是替先帝守好這片疆域才是正經。”
提到這裡,安世煥倒是不以為然,“如今邊關好的很,就連北荻王都知為先帝設下靈堂,還上書要親自進京呢,反是京城裡亂成一團糟,讓人瞧不起。”
這倒也是實話。北荻新王原本是前北荻王的一個庶子,不是什麼有本事的人,卻是個知本分的人。
當年北荻王去世,其他諸子互不服氣,為爭王位,兄弟相殘,其間又被其他部落趁虛而入,數年間倒是死了個七七八八。
反是這位王子,因為本分,才能平庸,往常既沒入北荻王的眼,現在也不沒能攪進去,反倒活了下來,手中也存了點兵力,故被永平郡公和袁興老將軍選中,扶持著他成了北荻新王。
北荻王倒也感恩於大楚,況且現在他雖持有北荻大部分人馬,卻還是有幾個部落不承認他,仍得需要大楚的相幫。
大楚自有他的考慮,到如今,雙方倒是難得可貴地仍保持著親密無間的合作關係。
話說,如此又得過數日,北平侯從這裡路過,原來與北荻王有事相商,安世誠並幾個將官也被帶去見見世面。
丘如意心裡不由犯嘀咕,北平侯果然是個做大事的,叫了親外孫到身邊做事,卻不見外孫媳婦一面。
不過,丘如意如今跟著安世誠也頗能識大體了,知道北平侯的事都是關著邊境安危的,心裡嘀咕幾句後,也就放了下去。
不想這時,邊關卻不太平起來,跟約好了似的,邊關全面告急,尤其以北地為重,可是北平侯卻沒有回來。
第二三二章 誤入故地
丘如意的心提了起來。
邊關告急,何等的大事,北平侯作為北地的督軍,最高的統帥,此時沒有理由再在北荻滯留,尤其是北荻也有部落在生事。
難道是北荻王那裡出了什麼差錯?那麼跟著北平侯的安世誠會如何?
丘如意不敢想下去,她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倒是想起從前那幾位太太說過,謂城城外的一處佛堂極靈驗,每常逢著戰事,前去燒香拜佛祈求家人平安,大多都能如願。
這也是唯一的安慰了,丘如意心裡亂成一團麻,想著一來去求神保佑,二來也好從劉娟處打聽點訊息,於是急急帶著人往謂城而去。
誰知坐在馬車上還未出堡,便在路上遇著幾個將領正領了大隊人馬往外開撥。
丘如意的心便巨跳起來。她早知道,北平侯雖沒回來,這裡卻也沒有北荻人來,倒是聽說別處遭到北荻部落的偷襲,如今看來,也不知是哪處防守人力不足,正從這裡調人呢。
只是,如果這裡也生出意外怎麼辦?
丘如意心裡著急,遠遠看著楊懷青走來,也顧不得避嫌,跳下馬車迎著跑去。
楊懷青倒是信心滿滿:“千萬別小瞧北平侯,他一個人頂千軍萬馬,自然早就做好各種應對了,再說帶過去的人馬也不少,借北荻王天大的膽子,他也不敢對北平侯如何。況且真有萬一,前面便是天塹,北荻人休想前進一步。倒是別處防守千瘡百孔的,真被撕裂了口子,讓賊子們進到中原地帶,那才是災荒呢。放心,已經派人去傳訊息了,相信過不幾天,北平侯便會歸來的。”
丘如意小心翼翼地說道:“可是,我聽說因天冷,防禦並不完善就撤回了,所以仍是有漏洞的,對嗎。如今人又被調走,若北平侯不能按時回來,這裡竟中空虛的了,再出個奸細,這裡豈不是很快就被攻破了嗎?你們是不是太過於迷信北平侯的能力了,他是我的外祖父,自然是人而不是神了,不可能凡事都是萬無遺漏吧。”
軍事不該說與外人聽,楊懷青原本不準備理會丘如意,只不過看她六神無主的可憐模樣,不由想起當年家破時,妹妹也是如此的彷徨無措,便不由憐憫丘如意憂夫之情,這才說了略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