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班人恐怕只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飯桶’罷!”在孫傳芳部下的經歷,成為丁文江一生的汙點,使他的名聲大損。不過,這場政治的失足,似乎並沒有給丁文江帶來什麼精神上的反思。他還是他,仍然像過去一樣對政治懷有一廂情願的熱情。“幹”政治的機會不再有了,但紙上談兵的興味依舊盎然。1932年,丁文江、胡適在一批朋友的慫恿下,又創辦了《獨立評論》。在三年之中,丁文江給雜誌寫了六十四篇文章,自稱是《獨立評論》最出力的投稿人。他既談中國的工業化問題,也研究日本的內政、外交。但最引人注目的,要算在民主與獨裁的論戰中,積極鼓吹“新式的獨裁”了。
我只能長嘆一聲:丁文江,可惜了。
……
。。
陳布雷:“道”與“勢”之間的人生掙扎(1)
在“道”與“勢”的劇烈衝突面前,從政的陳布雷既然不能像張治中那樣據“道”力爭,那麼為了消弭內心的焦慮,他就只能以“勢”為“道”,認“君”作“道”了。這,恰恰為他日後殉蔣鋪下了道路。
關於陳布雷之死,時人已評論頗多,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