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乘輿,受了皇帝的璽綬,受了玉具、隨侯珠、斬蛇寶劍,受了群臣的大禮,受了萬歲的呼喊,劉賀便算是即位了。
與所有的皇帝一樣,劉賀的第一道詔令是尊皇后為皇太后。
——儘管他不是上官皇后之子,但是,如今,他不是昌邑王,而是以皇太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他承繼的是大行皇帝之後。
皇帝繼位都是有章可循的事情,在尊皇后為皇太后之後,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也很明確。
——謁高廟。
——當然,如果新帝自詡正統能如孝景皇帝與孝武皇帝一般,無人質疑,那麼,倒也不是非去不可。
安樂與龔遂,甚至劉賀的一些大奴,都勸劉賀去謁高廟,但是,劉賀斷然拒絕了,
“朕之即位,天日昭然,何必謁高廟,以示天下?”劉賀是理直氣壯。
說著,劉賀揚了揚案上的一卷尺一板。
“此乃朕當為!”劉賀斬釘截鐵對兩人道。
黃門將那份尺一板交到了安樂的手上,安樂展開簡冊,頓時就是一驚。
——那是一道吏職的任命。
——以昌邑相安樂以為長樂衛尉。
安樂沒有絲毫的興奮與喜悅,他完全是大驚失色地望向劉賀:“大王!”
——震驚之下,他甚至喊出了舊稱。
幸好,殿上都是昌邑舊人,劉賀也並沒有在意安樂的失儀,只是笑道:“詔未下,君不必謝。”
安樂卻是恨不得這道詔書永遠都別下。他是又驚又怒。
“陛下!”安樂極力按捺著心中的怒意,對劉賀道:“陛下方即位,大行皇帝猶未葬,斬衰喪服尚在身,唯宜日夜哭泣悲哀。朝中公卿皆久侍孝武帝與大行皇帝,陛下豈可亟更?”
——如果是一般的吏職也就罷了。
——劉賀要換的是長樂衛尉!
——現任長樂衛尉是誰?
——鄧廣漢!
——那是霍光現在的長婿!
——撤換鄧廣漢衛尉意味著什麼?
——明擺著就是說劉賀對霍光不信任了!
——對霍光不信任……
——這些道理,其實不用他們說,劉賀也該明白的!
——難道劉賀以為了,即了皇帝位,就真的能將讓霍光伏首了?
安樂不太確定地想著。
正在安樂思忖未定的時候,龔遂說了一句話:“陛下將吉之奏書遺忘乎?”
——劉賀抵京後,王吉尚無上書,龔遂的這句話當然是指來京路上,王吉的那份奏書。
其實,龔遂想提醒劉賀的,也不是王吉上書的內容,而是當初劉賀自己說的那番話。
聽到安樂的勸諫,劉賀本來是有些不高興的,但是,沒等他發作,龔遂就開口了,劉賀也不是不明白龔遂的意思,自然就洩了氣。
見劉賀安靜下來,安樂與龔遂便再次提起了謁高廟的事情。
劉賀嗤笑一聲,對兩人道:“且候大將軍。”
安樂與龔遂一怔,再想說什麼,卻見劉賀已經起身離開了。兩人相視一眼,都只覺得身心疲憊。
——從離開昌邑,不!是從漢使到達昌邑開始,他們就沒有好好地睡過了!
……
走出宣室殿,龔遂忍不住駐足轉身,看著高臺上巍峨莊嚴的宮殿,默默地出神。
“郎中令?”安樂不解地看向龔遂。
龔遂搖了搖頭,沒有看安樂,而是低聲道:“唯望陛下慎之……”
安樂皺了皺眉,立刻就明白龔遂的意思,但是,他並不完全同意,反而正色道:“若大將軍不請上謁高廟……恐難慎矣……”
——如果霍光一直不奏請皇帝謁高廟……那麼……就很難說,霍光對劉賀存心如何了……
聽到安樂這樣說,龔遂轉頭看向他,半晌在似笑非笑地反問:“大將軍若果然如君所言……君將如何?”
——與其說龔遂在問安樂打算如何,不如說,他在提醒安樂!
——他能如何?!
……
——霍光就是不提謁高廟,又如何?
……
——是的,他們都知道,謁高廟,對於皇帝的正統性有很大的幫助。
——霍光也不會不知道。
——否則,當年,上官氏被立為皇后時,為什麼會謁高廟?
——在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