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河間君臣(1 / 3)

小說:長樂夜未央 作者:易楚

小見已畢,諸侯王辭去只需要大鴻臚的官吏處理相應的程式即可,甚至都不必諸侯王與大鴻臚親自過問。

劉慶催得急,霍光也無意挽留,不過兩天,相關的程式便全部走完。劉慶更是恨不得連夜啟程,最後,還是隨從來朝的傅、相、中尉一同勸說,並且指出,夜間難以通行,他才無奈作罷,決定第二日一早便離開。

河間太傅與劉慶君臣多年,又有師生之誼,兩人比其他人更親近一些,因此,見劉慶這般急切,太傅便直接問了出口:“大王初次來朝,今已辭歸國,漢律雖嚴,亦容大王從容啟程。”

諸侯王入朝皆有定製,但是,也不可能這邊告辭,那邊就得出長安,雖無明文,但是,整理個三五日再動身是絕對無妨,畢竟,諸侯王來朝不會是獨自前來——就算真的是獨自前來,帶來帶去的物品也不會少,總得容人家收拾清楚吧!

——這些事情,河間君臣早在動身來長安之前便打聽得一清二楚了。

——更何況,之前在大鴻臚寺,又有官吏特別說明了一番。

——河間王實在是沒有道理,這樣地著急!

劉慶不好解釋,只能隨口說上幾句類似於“思鄉”、“思子”之類的理由,卻明顯就是敷衍。

河間太傅也是通達之人,見劉慶這般態度,也沒有追問,只是格外勸了一番忠於天子的大道理。

聽太傅這樣說,劉慶卻是忍不住翻了一個白眼,嘴裡更是嘟囔了一句什麼話。

河間太傅立刻不悅起來,皺著眉盯著劉慶,卻是半晌沒有說話——他雖然太傅,卻也是臣下,河間王素來尊師,但是,他也不能太過。

——劉慶畢竟不是稚兒了。

見太傅如此,劉慶卻是有些不好意思了,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對太傅道:“寡人於漢決無不臣之心!”

劉慶說得大義凜然,但是,他面前的傅、相、中尉都不是愚鈍之輩,而且,他們雖然河間的官吏,卻也是漢朝廷任命——孝景皇帝中五年,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天子為置吏。——這次來長安,他們在多有走動,所知的訊息比起劉慶,只多不少。他們很清楚,如今的大漢天子與當朝權臣之間的關係已經變得十分微妙了!

——天子……真的是很難說……

只是,這些事情,本來就不是一般官吏能插手的,更何況,他們還是身份更尷尬的諸侯王國吏!

這會兒,聽到劉慶這般微妙的表態,三人的神色也古怪起來,盯著劉慶看了一會兒,又相互打了一番眼色,才由太傅開口詢問:“臣等知禁中事不可洩,然……大王……是否……”

因為問題敏感,涉及禁中之事,河間太傅並沒有把話說得太明白。

——擅自洩露禁中之事乃是大不敬之罪!

——大逆無道!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劉慶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半晌都沒有吭聲。然而,這一次,三位臣下卻沒有退讓的意思,都畢恭畢敬地站在劉慶面前,卻是執意想知道答案。

——之前,因為顧忌洩禁中語的大罪,隨從來朝的幾人都沒有問過劉慶在禁中的狀況,只是大致確定了劉慶沒有失禮失矩之處,便作罷了。

——漢令,諸侯王入朝,得從其國中二千石。

——諸侯王國中的二千石對諸侯王的言行都是擔責任的,一旦諸侯王言行不端,觸犯律令,他們都要擔上輔佐不力的罪名。

如今,劉慶似乎知道什麼……他們不能不擔心這位少年諸侯會不會被誤導……以至於牽連他們。

劉慶畢竟年輕,見三位長吏這般堅持,不過沉默了一會兒,便將小見當日的事情含混地說了出來。三人都嚇了一跳。

——他們完全沒有想到,少帝與大將軍之間,竟然已經到了近乎劍拔弩張的地步!

——他們更沒有想到,朝野上下名聲甚好的霍光,似乎已經到了行事肆無忌憚的地步!

震驚過後,三人倒是恍然大悟——難怪大王一心要早日歸國呢!

河間相想得更多一些,見太傅與中尉都沒有回神,便直接向劉慶詢問:“大王既知此事,為何小見之後……不欲歸國?”

——如今距小見也不是一兩日了……

——他們本以為劉慶是少年心性,貪戀長安繁華,再加上朝中並未催促,也就沒有勸諫,現在看來……他們這位大王……似乎是另有打算啊……

劉慶沉默以對。

河間相也沒有再進逼,只是長嘆了一聲。

河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