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和親?(1 / 3)

小說:長樂夜未央 作者:易楚

元鳳二年,春風方起,大漢熱議的是天子何時從長安外的建章宮還徒未央宮。

——無論有多少流議蜚語,朝野士庶總是盼著太平安定的居多、

同一時間,北方的冰封稍融,匈奴人關心的卻是如何應對漢朝的威脅。

——元鳳元年的侵襲讓匈奴損失甚重,更重要的是,甌脫王被漢俘虜。

——那意味著漢朝可以得到更多的情報,也就可以更加方便進攻匈奴腹地。

當時,匈奴便急忙往西北遷徙,也避漢軍兵鋒,隨後,匈奴貴人才發人民屯甌脫。

那是,已然入冬,雙方都不宜用兵,那般應對也就勉強夠了。可是,正旦一過,春風送暖,眼見就到夏、秋——那可都是漢朝最常出兵的季節。

匈奴不敢南下,但是,也不可能什麼都不做,任由漢軍肆意妄為。

於是,元鳳二年伊始,單于遣九千騎屯受降城以備漢,同時在受降城北建橋,以通餘吾,以方便匈奴軍民及時北走。

——這些其實都是衛律原來建議。

這個投降匈奴,並掌握了匈奴實權的漢人,從來沒有匈奴貴人那樣的奢望——漢已不是高皇帝時的漢,匈奴更非冒頓單于時的匈奴了!

——“穿井築城,治樓以藏谷,與秦人守之。漢兵至,無奈我何。”

匈奴已沒有資格去考慮更多——如何安全地將國家延續下去才是他們最迫切的需要。

——這種情況下,與漢和睦共處才是唯一的選擇。

可是,在此之前,匈奴人並不相信這個漢人的判斷——穿井數百,伐材數千,一應準備都妥當的時候,匈奴卻有人說胡人不能守城,構建這些,不過是“遺漢糧也”——衛律不得不終止自己的計劃。

元鳳二年,在衛律已死之後,匈奴人不得不再次考慮這個漢人曾經的計劃——因為他們的想法已經被證實是行不通的了。

元鳳元年,匈奴之所以會興兵,也正是因為衛律過世,匈奴貴人意欲以軍功凌迫之前衛律所立的單于。

——可是,結果卻並未如他們所想的一樣。

衛律在世時,常對匈奴人說和親的益處,匈奴貴人也是不信的,如今,匈奴貴人中開始有人重新考慮這個問題了。

單于之弟左谷蠡王就是其中的一位。

雖然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了,但是,左谷蠡王也擔心他們先提出要求,漢反而不肯,那就大失顏面了,因此,他絕對不肯先對漢朝開口,最後,折中了一下,便讓左右隨從對漢朝的使者透露這個訊息。

這個訊息自然被漢使迅速報回長安。雖然不是很確定,但是,匈奴透露的這個訊息,漢朝是不可能等閒視之的。

因為事情並不確定,霍光也只是與幾個心腹在禁中商議了一番。禁中語不能外洩,外間並沒有傳開這件事的訊息,但是,禁中侍使諸人之間,這件事卻是迅速傳開。

一時之間,禁中氣氛就頗為緊張了。

——匈奴屯兵或者王庭內鬥,禁中諸人不過當作談資,和親卻完全不同!

——漢匈和親早有先例,雖然都是以公主的名義出塞,但是,漢朝真正遣公主也不過只有一次。

——孝景皇帝即位,趙王陰使人通於匈奴,後來,吳楚七國反,匈奴即欲與趙合謀入邊,然而,漢軍平亂迅速,沒等匈奴出兵,已圍破趙國,匈奴即中止入邊的計劃。隨後,孝景皇帝復與匈奴和親,通關市,給遺匈奴,遣公主,皆如故約。

——孝景皇帝五年,漢遣公主嫁匈奴單于。

在漢匈和親的歷史上,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除此之外,漢朝嫁的除了宗室女就是宮人!

——即便是宗室女,誰又知道究竟是什麼情況?

——皇帝自己不肯嫁女兒,難道還能指責宗室不獻親生女兒?

因此,自從有了和親之議,禁中宮人就是人心惶惶。

——今上年少,根本無親子;再加上,他又是先帝少子,諸姊亦皆亡,漢室如今根本沒有公主。

——宗室女倒是有不少,但是,和親匈奴……誰又願意?

——最重要的是,誰又不知道,大將軍如今一心安撫宗室,哪有可能要宗室女去和親?

——算下來,真要和親,最大的可能就是從宮人挑選!

……

——誰會願意背井離鄉,獨自前往敵國?

也許有人會,但是,很顯然,現在的禁中……沒有這樣偉大的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