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眭弘之奏(1 / 3)

小說:長樂夜未央 作者:易楚

符節是少府屬下的官署,掌虎符竹符。

文帝二年,漢初與郡守為銅虎符,竹使符。調兵用銅虎符,其餘徵發用竹使符,各分其半,左與郡守,右在天子。遣使至郡,持半符節勘合以驗真偽。符節令、丞即司其事。

雖然秩位並非顯赫,但是,這卻是實實在在地要職。哪怕是皇帝想要從郡國調一兵一卒,也必要經符節令或符節丞才得進行。

——這樣的職務,霍光怎麼可能讓外人掌管?

內官初屬少府,後來改屬主爵中尉。主爵中尉於孝景皇帝中六年更名為都尉,至孝武皇太初元年,又更名為右扶風,職掌也從掌列侯更為治內史右地。於是,內官署被置於宗正屬下。

內官的職掌更加重,其主分寸尺丈引,所以度長短也。

——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黃鐘之長。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而五度審矣。其法用銅,高一寸,廣二寸,長一丈,而分、寸、尺、丈存焉。用竹為引,高一分,廣六分,長十丈,其方法矩,高廣之數,陰陽之象也。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寸者,忖也。尺者,蒦也。丈者,張也。引者,信也。夫度者,別於分,忖於寸,蒦尺,張於丈,信於引。引者,信天下也。職在內官,廷尉掌之。

——說白了,內官負責製造符合朝廷要求的尺子,確定長度標準,然後交給廷尉頒行。

——這個職務看似沒有太大的作用,但是,事關標準,自然也是不可輕忽的。

——尤其是對於軍務來說,更是極其重要的。

……

想清楚這兩個官職的詳情,劉弗陵便明白自己為何有違和的感覺了。

——這兩個職務都是霍光不可能放手的位置。

——能任職符節令與內官長的,也許不是霍光的心腹,但是,絕對是對霍光言聽計從的人。

——這樣的兩個人……的……上書……

劉弗陵的臉色愈發地蒼白了。

劉弗陵想明白這些的時候,劉慶與兮君也都反應過來了。

——這份讓皇帝甚感憤怒的奏書竟有九分是出自霍光的授意了。

想到這兒,劉慶與兮君同時想到一個問題——這份奏書究竟寫了什麼?!

劉慶少年為王,行動自然有些隨意,不免就抬頭多看了幾眼少帝手中的簡冊。

——簡冊並不長,應該不是什麼長篇大論。

“河間王!”

劉弗陵何等敏感?他立刻就看向頗有幾分坐立不安的諸侯王。因為是長輩,雖然比劉慶年少,但是,劉弗陵的語氣絲毫不留情況。

——譁!

少年天子將手中的簡冊一攏,隨即便擲向了劉慶。

“河間王儘可一覽。”少年天子冷笑著言道。

劉慶頓時嚇了一跳,連忙離席,稽首請罪。

劉弗陵的神色依舊森然,但是,並沒有更憤怒的表示。他冷笑著瞥了一眼身邊的皇后,隨即冷淡地言道:“皇后亦欲知此奏,河間王何妨為中宮一誦?”

少年天子的語氣冷淡,不過,與之前的冷笑之言並無太大的區別。劉慶定了定神,抬眼看了一眼皇帝,卻見皇帝只是看著面前站著的大司馬大將軍,根本連一眼都懶得給自己。

劉慶心中一動,目光轉而制投向皇帝身邊更加年少的皇后。

“皇后……”劉慶剛開口,就見皇后微微頜首致意:

“有勞河間王。”

“諾。”劉慶低頭拜首,應了一聲。

禁中燕宴,河間的臣妾自然不能入內,不過,也不會真的讓堂堂的諸侯王親自去拾地上的東西。

聽到皇后開口,便有宮婢極為機靈地上前,將河間王席前的奏書拾起,隨即雙手奉呈給河間王。

劉慶接過奏書,卻沒有立刻展開,而是又鎮定一番心神,才緩緩展開簡冊。

看過劉弗陵之前的言行,劉慶也明白——這份奏書中必然不會是什麼好話,因此,他看得很慢,生怕因為一時激動,而在殿中失態。

儘管做了這樣的準備,當看明白符節令所奏為何時,劉慶仍然是駭然變色。

“陛下!……大將軍……”劉慶驚呼一聲,再次跪下伏首。

“臣不敢奉陛下之詔。”劉慶定了定神,鄭重其事地說了一句。

正在對望的君臣二人這才移開眼,分了幾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