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
畢竟是多年的同僚,又都是年少即得天子寵信,霍光與張安世倒是真有幾分惺惺相惜,見張安世在這兒進退兩難,霍光也不好袖手旁觀,然而,沉吟片刻,他也只能苦笑:“主上面前,子孺除了實話實說,還能怎麼說?”
聽到這種毫無意議的建言,再看到旁邊的金日磾點頭附和,張安世好容易才壓下心中驟起的怒火,卻還是忍不住瞪了兩人一眼:“我實話實說,然後,就勞煩二位侍中替我收屍了!”
金日磾無聲地乾笑,尷尬不已,霍光卻是眉角一揚,淡淡一笑:“無任無據的猜測豈能上達聖聽?”
張安世一愣,隨即莞爾,點了點頭,氣定神閒地走向天子寢殿。
看張安世走進寢殿,霍光與金日磾稍稍退到無人經過的迴廊轉角處。
“我以為你會建議尚書令說明事實的。”金日磾低聲言道,卻沒有看霍光,彷彿只是自言自語。
霍光保持著淡漠沉靜的神色,以相同的低語回答:“三人成虎,有些事情只能讓今上自己發現。”
“張安世也未必肯答應,是嗎?”金日磾的話音中帶上了一份嘲諷,“若是我,你恐怕就不會如此了。”
霍光垂下目光,沉默以對,沒有肯定,也沒有否認。
幾名宮人與宦者捧著放著藥具的食案從天子寢殿離開,沿著廊道緩緩前行,走在最後的宦者丞在經過霍光與金日磾所在的位置時,稍停了一步,向兩位侍中斂首致意。
“上責趙夫擅入苜蓿園。”細細的輕語飄入兩人耳中,兩人低頭答禮。
——苜蓿園……
——自張騫出使帶回極宜馬匹食用的苜蓿,心繫馬事的天子便著力推廣,上林苑中尚種有此物,何況鄰近邊塞有屯兵之用的甘泉?民間種植苜蓿蔚然成風,不過,民間多稱之為連枝草(注2)。
霍光難掩驚愕,心中卻平靜下來。
——“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若後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聞皇后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
——元封五年,大將軍衛青於甘泉病重。在親信重臣的病榻前,天子沒有說“國以永寧,爰及苗裔”的誓辭承諾,而是很平靜地告訴他的大將軍,大漢儲君非衛太子莫屬。(注3)
看著金日磾不解的目光,霍光微微一笑,卻無意解釋。
——有些事情是不能說,也說不清的。
就在霍光安心,金日磾疑惑的時候,天子寢殿內,張安世卻是汗流浹背,惶然驚懼,不知該如何回答天子的問題。
——對尚書令呈上的奏書,年邁的天子看都沒有看,依舊閉著眼睛,不甚在意地問了一句:“太子可有上書?”
注1:甘泉有仙草園,苜蓿園純屬杜撰,不過,估計甘泉應該是有種有苜蓿的地方的。
注2:《西京雜記》:樂遊苑自生玫瑰樹。樹下有苜蓿。苜蓿一名懷風。時人或謂之光風。風在其間常蕭蕭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苜蓿為懷風。茂陵人謂之連枝草。
注3:“漢家諸事草創……”那段出自《資治通鑑》,的確是劉徹對衛青的,但是,是何時說的,沒有詳細記載,因此,時間與衛青在甘泉病重一樣,純屬作者鑽空子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