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是大國,是大漢的東北的屏藩,由高皇帝初置,自漢五年九月,封盧綰為燕王,歷代燕王皆都薊,城內建有萬載宮、明光殿等宮殿,皆是大國氣派。
與關東其它諸侯王國不同,燕國在元朔六年之前從沒有長期期王位空置或者國除為群的情況。
——高皇帝十二年,高皇帝平定陳豨之反,因陳豨的裨將投降後,稟報燕王曾遣屬臣範齊通計謀於陳豨,遂遣使召燕王盧綰,盧綰稱病。高皇帝即遣闢陽侯審食其、御史大夫趙堯前去燕國迎燕王,實際上卻向燕王左右臣屬驗問此事。盧綰驚恐非常,閉匿不見漢使,又對其倖臣言:“非劉氏而王,獨我與長沙耳。往年春,漢族淮陰,夏,誅彭越,皆呂氏計。令上病,屬任呂后;呂后婦人,專欲以事誅異姓王者及大功臣。”之後仍是稱病不行,其左右更是全部亡匿,然而那番被卻洩露了出來,被闢陽侯得知。歸京師之後,闢陽侯便將所查知的一切奏報高皇帝。高皇帝自然是驚怒非常,怒意未平,便又眾匈奴降漢之人的口中知道,之前已因罪被族的燕臣張勝實際上並沒有死,而是逃往了匈奴,身份還是燕使。高皇帝由此認定盧綰已反。春,二月,使樊噲以相國將兵擊綰。甲午,立皇子劉建為燕王。
——高後七年九月,燕靈王建薨,其後宮美人生有王子,呂太后使人殺之,遂絕嗣。八年冬,十月,辛丑,立呂肅王子東平侯呂通為燕王。
——高後八年九月,陳平、周勃等人誅殺呂氏,呂通被誅。
——孝文皇帝元年,冬,十月,庚戌,徙琅邪王劉澤為燕王。二年,劉澤薨,諡為敬王。子康王嘉立,二十六年薨。子定國立為王。
——孝景皇帝前元六年,劉定國被立為燕王,為王二十四年,卻是驕矜不法,逆天悖倫……其與其父康王的姬通姦,生子男一人,又奪弟妻為姬,更嚴重的是,他竟與自己的三個女兒有奸行……之所以會被發覺,起因是劉定國有所欲誅殺臣肥如令郢人,郢人等不甘心束手就縛,遂告發劉定國,劉定國一不做二不休,派謁者以他法劾捕格殺郢人以滅口。元朔元年,郢人的兄弟再次上書具言劉定國的陰私之事,以此發覺。天子詔下公卿議罪,皆議曰:“定國禽獸行,亂人倫,逆天,當誅。”上許之。劉定國自殺,國除為郡。
與齊魯等國不同,雖然燕國一直存在,但是,燕王的結局都不算好,行為也多有不正。
因此,當年,劉據自殺身亡,燕王自以為儲位非其莫屬,上書請入京宿衛,便讓孝武皇帝大為光火,直斥為“生子當置之齊魯禮義之鄉!”
孝武皇帝於元狩五年復罪燕國,元狩六年,四月,乙巳,立皇子劉旦為燕王。
與同日受策的齊王、廣陵王不同,燕國地處邊陲,乃是重鎮,由此便可見劉旦在孝武皇帝心中還是相當有才能的一個兒子。
自元狩六年封王就國,劉旦便居於薊城的萬載宮,平日聽政、會宴,皆在此。
經歷過六位燕王的燕王宮總是透著一絲沉晦的壓抑,萬載宮似乎承載了更多、更重的怨氣,時時都透著徹骨寒意。
此時,面對沉默不語的大王,燕相莫名地感到了壓力與驚惶。
——也許自己不該多事?
燕相名平,與劉旦共事多年,雖然忠於漢室,但是,對於如今在位的少帝倒是沒有太多的忠心,事實上,他與燕王以及燕國大多數群臣一樣,對先帝立少子是感到困惑的,或多或少,也都有些不服,因此,在少帝即位之初,燕王第一次流露反意的時候,他不僅沒有勸諫,反而聽從了劉旦的安排。
——時至今日,他與燕國上下早已沒有了退路。
……早在始元元年,燕國群臣中勸諫劉旦不可謀逆的人……便被殺光……
……既然如此……
——他又何必說那些喪氣話呢?
……還是字字句句……都在說劉旦……知人不明……
燕相很是懊惱,唯一慶幸的就是,劉旦雖然不悅,但是,明顯也在思索自己方才說的那些話了。
——也算是稍許安慰了。
只是,他沒有想到,沉默思索了良久了,劉旦再開口,卻是道:“前日一男子詣闕,自謂故太子,長安中民趣鄉之,正訁雚不可止,大將軍恐,出兵陳之,以自備耳。我帝長子,天下所信,何憂見反?”
看著自己的大王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燕相目瞪口呆,半晌都說不出話來。
……這……
……這是不是太自負了……
直到出了王宮,燕相仍是滿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