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少年天子的聰明?(1 / 2)

小說:長樂夜未央 作者:易楚

(平安夜~~~~祝各位朋友平安幸福~~~~)

漢承秦制,官吏在正旦等大節都有休假,應該也是充分考慮到從除夕到正旦朝賀,一系列儀式皆是極為繁瑣的,而大部分官員,尤其是必須上殿的高官,年紀都不會少,如丞相田千秋,老邁得連天子都不忍心其入宮後步行前來朝見,特別允許其在宮中乘小車,因此,田千秋也被世人稱為“車丞相”。

——因此,休息是必須的。

不過,對所有官員來說,大朝之後,回到家中,並不意味著休息——正旦之日,家主要率家中全體人員一同誠心祭祀祖禰。

祭祀儀式絲毫不比大朝簡單多——祀日、進酒、降神,之後,全家上下無論尊卑長幼,依次列於先祖之前,行禮祭拜。祭祀之後還有宴席,子婦與曾孫必須上椒柏酒於家長,稱觴舉壽。

當然,宮中同樣如此,只不過祭祀的事情大多由太常的官吏進行,而且,只有帝后可以入宗廟,其他人也就是站在廟垣外,看著祭祀進行罷了。不過,兮君可以休息的最主要原因是,祭祀要到傍晚才開始。

正是因這個原因,杜延年根本沒有想到,剛剛結束家廟的祭祀,就有霍家家奴登門,傳話說霍光想盡快見到他。。

雖然知道霍光位高權重,且若非要事,斷不會這個時候傳話要見他,杜延的妻子仍然有些不滿:“朝廷尚有休,君亦非大將軍府屬吏,何止於如此?”

正旦之日,杜延年對妻子的抱怨也沒有辦法感到不滿,自然也不能教訓什麼,只能軟語安慰了兩句,卻還是隨傳話的那人趕往霍家。

進了霍光的書房,杜延年只看到霍光的長史與張安世,不由一愣,神色隨即便更加緊張。

——很顯然,事情緊急,且不是可以讓太多人知道的。

饒是杜延年素來機敏,也不由驚出了一身冷汗。

霍光的書房不大,尤其是此時他們所在的內室,除了靠著牆壁擺著的木架,剩下的位置也就只能放下一張漆幾,漆幾周圍還勉強能擺上一圈方秤。這會兒,霍光坐在漆幾後,張安世坐在他的左手邊,正拿著一份尺一板看著,神色頗為專注,大將軍長史坐在的他右手邊,剩下霍光對面的位置上,還有一張無人坐的獨榻,顯然是給他留著的。

三人都沒有發覺有人進來,杜延年也就沒有出聲寒喧,徑自在獨榻上坐下,霍光與張安世才被驚動。

見三人如此,杜延年不由訝然:“何事至於如此?”

張安世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將手中尺一板遞給他:“自己看。”

天子四書,除了對諸侯王所下的策書用長二尺的簡板以作編簡,其餘的策書、制書、詔書、誡敕皆用長一尺一的簡板,這種簡板比其它簡板更寬,每板書寫兩行。

看到那份比尋常簡牘更長更寬的簡板時,杜延年便知道,那必然是天子的制書或詔書——策書的用途比較少,誡敕……那位少年天子也算聰慧,應該不會將下誡敕給霍光。

接過那份簡板,不過兩行字而已,杜延年不過掃了一眼,便將內容盡收眼底,隨即便十分奇怪地抬頭:“果然是藍田……有什麼問題嗎?”

對天子益封長公主,他們早在接到訊息時便討論過,這份詔書的內容並沒有任何值得驚訝的地方。

張安世詫異地看了他一眼,伸手點了點他手中的簡板,皺眉提醒:“用心看!”

看到張安世眼中明顯的不解,杜延年以為自己疏忽了什麼,連忙點頭,又將那份尺一詔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卻始終不得要領,只能看向張安世:“故尚書令,我實在不知要看這份詔書看出什麼來。”

張安世還沒有回答,霍光便先開口了:“幼公,這還不是詔書。”

杜延年一愣,茫然地點頭:“的確……還沒有加璽封印……”

尚符璽郎是霍光的親信,天子詔命自然會先送給霍光過目才用璽——很清楚這一點的杜延年並不認為這是什麼值得關注的問題。

張安世不禁挑眉,有些明白問題的所在了。

“幼公,這是尺一板。”張安世又提醒了一句。

杜延年皺眉思忖,不過片刻,他便低頭看向簡板,隨即驚訝地抬頭,瞪大了眼睛:“這是御史大夫所書……”

——天子詔命由御史大夫起草。

這是一份正式的詔命。

——只有在霍光未曾知會的情況下,尚符璽郎才會將需要加璽的詔書報給霍光……

“……天子這是……”杜延年嚥了嚥唾沫,心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