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后……
霍光整個人一僵,半晌都沒有動彈一下。
張安世也是一愣,怔怔地看著一臉悲憫的少年皇孫,竟是不知說什麼才好。
不知過了多久,霍光才緩緩吐出一口鬱氣。
“……復家離長門宮太近了……”霍光怔忡著感嘆了一聲。
張安世先是一愣,隨後才反應過來,明白了霍光的意思。
——長門宮……
——先帝廢后陳氏的居所。
——恰恰是所有廢后中最悽慘的一位。
當然,大漢至今不過六世,被廢的皇后、皇太后,算上先帝衛皇后也就是四位,不過,就是這區區四位比較下來,陳後的待遇也是最差的。
——孝惠張皇后受呂氏牽連,被廢處北宮,但是,孝文皇帝后元年,她薨後仍被葬入惠帝的平陵。
——孝景薄皇后,景帝前元六年廢,四年後薨,葬於長安城東平望亭南。
——孝武衛皇后,武帝徵和二年廢,自殺,葬長安城南桐柏。
張皇后被廢時已是皇太后,又是受呂氏牽連,因此,雖然被廢,卻仍居皇宮,供養如中宮;薄後無故被廢,亦是居於長安城中,薨後也是近長安城安葬;衛後被廢即薨,所葬的桐柏同樣離長安並不遠,緊鄰博望苑。唯有那位與張皇后一樣擁有皇室嫡系血統的陳後,在被廢的同時,被皇帝遠遠地驅逐到了遠離長安的離宮別館,在十多年後,悄無聲息地死去,被就近葬於灞陵郎官亭東,那裡,距長安城三十里,距灞陵四十里。
那座位於長門亭的離宮,在長安城的東南,本是天子上顧城廟、親耕籍田時才會用的宿宮,十分的荒涼。畢竟,建章宮在西,上林苑在西南,長安城東南本就最荒涼的地方,長安居民無論顯宦還是平民,身後多葬在此處,長門宮可以說是孤零零地矗立在龍首原上,幾乎連長安的城牆都望不見。
元光五年,二十七歲的天子在廢后策中,明確地要求皇后“罷退居長門宮”,將嫡親表姐遠逐到距長安幾十裡的這座離宮,而天子寧可在每年上陵時宿於陵邑傳舍,也不肯再踏入長門宮。
幾年後,廢后陳氏的母親大長公主劉嫖為了自己的情夫董偃,將自己在長門的私園獻給天子,天子才重新有了一座可以過宿的地方。
其實,大長公主的私園與長門宮仳鄰,陳後薨後,經過整修,兩宮被合到一起,長門宮便只剩一座了。
以霍光所見,先帝對後宮並不上心,自然也談不上多麼狠心。衛皇后事涉謀反,也不過收了璽綬,策中根本沒有說罷退之後的事情——若是衛子夫沒有自殺,少府自然是按張、薄兩後的舊例,在長安城中選一處偏僻宮館供其居住。
——天子廢后與一般人休妻不同,並不是讓其歸家,而是廢位置於別宮。
陳後被廢時,霍光尚幼,但是,陳後死時,他已是天子近臣——諸吏、侍中。
——諸吏得舉法;侍中得出入禁中。
他記得,那一年是元鼎五年,初夏四月,南越王相呂嘉反,殺漢使者及其王、王太后,齊相卜式上書請擊南越,天子賜其爵關內侯,黃金四十斤,田十頃,同時佈告天下,其意不言而喻,然而諸侯卻沒有響應天子的意思,於是,八月飲酎受金之後,大軍方出,天子便讓少府詳查諸侯的酎金,九月,一百零六位列侯坐酎金失侯,其中包括大將軍的兩個兒子,包括霍去病的親信趙破奴,也包括天子素來寵信的韓說。
那段時間,天子的心情很不好,丞相趙周下獄死,尚衛長公主不過一年的樂通侯欒大坐誣罔被腰斬,直到第二年初,破南越的捷報傳回,天子的心情才好轉。
也是那時,少府才呈上廢后薨的奏記進呈,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還特地挑了大將軍休沐出宮的時候呈上。
霍光當時在殿外,並不知道少府奏記的內容,也沒有注意的反應,還是第二天,衛青入宮,例行詢問前日事務,殿中侍奉的御史自然也如往常一樣回答,霍光當時就在旁邊,待御史提及廢后卒於長門宮時,他清楚地看到衛青眼中閃過一絲驚詫,不由就凝神細聽。
他看著衛青抬手示意御史暫停,聽著他輕聲詢問:“廢后薨……主上可有詔?”
御史搖頭:“主上沒有詔下……”猶豫了一下,那人道:“大將軍,主上也沒有批奏,原奏已發回少府。按例,這樣的奏記……”御史沒有說完,因為大將軍已經頜首表示自己知道了。於是,便繼續說明下一件事。
當時,霍光還沒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事後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