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小說:西夏死書 1 作者:炒作

的文字。”

“不錯,西夏文是一種死文字,現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能讀懂西夏文字的人,不會超過二十人,老朽不才,多年學習研究西夏文字,所以有幸能夠辨識一些西夏文字。”羅教授說。

梁媛好奇地打斷羅教授和唐風的話:“你們倆就別給我們上課了,羅教授,既然您能讀懂這些西夏文,就快說說,這上面的西夏文是什麼意思?”

羅教授笑道:“媛媛,你彆著急,要想破解西夏玉插屏隱藏的秘密,你們,包括韓隊長,你們大家還必須聽我嘮叨嘮叨,不說讓你們讀懂西夏文,至少也要讓你們大概熟悉西夏的歷史文化,這樣,你們才能明白這件玉插屏的價值,和他所蘊藏的文化內涵,所以我先要給你們上課。”

“上課?我才從美國完成學業,到這裡又要接著上課?”梁媛有些洩氣。

韓江一臉嚴肅地對大家說:“在學術這方面,羅教授是專家,我們都是學生,而且還是小學生,所以必須要先聽羅教授給我們講課,至於唐風,你在這方面當然不是小學生,但是我對你有更高的要求,你必須比我們更認真地聽,更認真地學。”

韓江的話,讓唐風倍感壓力,他開始明白自己在這個團隊中的作用和價值,但是,此刻他也並不知道自己能否達到韓江的要求,特別是看懂已經失傳的西夏文。

羅教授開啟幻燈,幻燈片上出現了一座巍峨的大雪山,雪山下,密林深處,正有一群圍著獸皮的人,追逐著野獸,完全一副原始社會的景象。接著,羅教授便開始了他的講課:“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項人,曾是古老羌人的一支,在遠古時代,羌人活躍在青藏高原東部,他們在這裡創造了西羌文化,党項人便是西羌部落中的一支,大約在公元四世紀,党項人開始登上中國歷史舞臺,從此,党項人就沒有停止他們遷徙的步伐。南北朝末期,党項人開始活動於黃河上游和川西北地區,也就是今天青海省東南部和四川松潘、黑水、北川、茂縣一帶 。《隋書?党項傳》中記載:党項以姓氏為部落,大者五千餘騎,小者千餘騎,‘俗尚武力,無法令,各為生業,有戰陣則相屯聚,無□賦,不相往來。牧養□牛、羊、豬以供食,不知稼穡’。 這說明,那時候的党項人主要以畜牧、狩獵為生,還不懂得農業生產,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後來,党項羌逐漸發展為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辭氏、房當氏、米擒氏、拓跋氏八大部落,其中又以拓跋部實力最強。”

“那麼,‘党項’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梁媛好奇地問。

羅教授解釋說:“‘党項’這個名字是漢語音譯的結果,很可能是古代漢族借鑑了西北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對党項的稱呼,比如蒙古人稱党項人為‘唐古特’或‘唐兀惕’,大量的漢文典籍上也沿用了這個稱呼;而党項人則稱自己為‘緬藥’或‘弭藥’,這個稱呼接近藏人對党項人的稱呼,在古老的藏族文獻裡,藏人就把吐蕃時期,已經遷徙到青藏高原東北部的党項人叫做‘弭藥’。”

“也就是說這個時期党項人已經從川西北遷徙到了青海湖一帶?”唐風追問。

“是的,這個時期,在青藏高原上,吐蕃王朝崛起,對外擴張,党項各部落為了躲避吐蕃的侵擾和奴役,紛紛向另一個新崛起的王朝——大唐遷徙,唐朝接納了他們,党項人便遷徙到河西走廊和甘南地區,安史之亂後,党項人又遷徙到了陝北、河套一帶,並逐漸在這裡定居下來。”

唐風接過羅教授的話:“後面歷史我就知道了。”

“那下面就由你來說吧。”羅教授正要考考唐風。

唐風介紹道:“党項人定居在陝北、河套地區後,迅速發展壯大,唐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党項人的傑出領袖拓跋思恭,帶領党項人不斷擴充自身實力,並在鎮壓黃巢起義中,立下大功,被唐朝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封爵夏國公,並賜‘嵬名’姓,所以,史書上也稱西夏皇族為嵬名姓,此後,党項人逐步據有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遂成一方諸侯。宋朝建立後,施行削藩政策,宋太宗時,拓跋思恭的後代嵬名繼捧,繼任定難軍節度使;不久,党項貴族內部發生爭奪權位的鬥爭,宋朝乘機誘使嵬名繼捧率族人投附宋朝,並獻出了夏、綏、銀、宥、靜五州之地,由此,党項民族內部引起分裂,幾近衰亡。這時,在不願歸附宋朝的党項人中,有一個人登高一呼,率領族人逃入夏州東北300裡的地斤澤,自立為王,對抗宋朝,這個人就是西夏王朝的奠基人——拓跋繼遷。

此後二十餘年,党項人在拓跋繼遷的領導下,四處征戰,開疆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