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部分(2 / 4)

小說:草清 作者:溫暖寒冬

己心靈從沒有像現在這樣虛弱,也這樣熱切。

“殿下何苦欺我……”

辛姑娘的眼瞳霧濛濛的,一隻手無意識地絞著衣角。一隻手掩著衣領,李克載依稀看到了脖頸間的繫繩,肯定綴著他之前送的玉佩。

心神努力從玉脂般的肌膚上挪開,李克載苦笑,果然是瞞不住的。或者說,真以為能瞞住,那是侮辱了人家的智商。

李克載結結巴巴地道:“我、我是覺得,這跟我的其他身份沒關係。”

辛姑娘抿抿櫻唇。眼中霧氣更重,語氣卻堅定了許多:“有關係的,殿下。”

當李克載的灼熱目光投來時,堅定又驟然消散,辛姑娘低著頭,俏臉上的血色一層層褪去:“我、我怕……”

南京無涯宮至正殿,當著皇帝和全體朝堂重臣的面。陳萬策用不容拒絕的堅定語氣道:“我英華如夫,北方如婦,夫婦相合,乃成一家,由不得她說不!”

自定都東京後。為照顧嶺南人心,皇帝和朝堂重臣都會在每年十二月末到來年元宵間到南京來“避寒”,而除夕前的一場大朝會也成為例行的慰問會。可聖道二十三年末的這場大朝會,卻引發了一場大爭論,主題如陳萬策所言,正是南北一統。

陳萬策這話雖有些粗俗,但調門很正,沒人敢言北方非華夏。接著他語氣又緩了下來:“既是夫婦,就得相親相愛。夫強婦弱,丈夫自然要多擔待些。便是開初吃些苦,也是新婦不知人事之過,待得水乳交融,頭前的那些個苦就根本算不得什麼了。”

噗哧一陣低笑在大殿中蕩起,不少官員都道,沒想到陳相居然也是個妙人,能將南北事比作新人相處,更有齷齪的徑直想到了閨房之樂。

“能擔待多少,也得看肩膀多寬,北方受韃虜浸染太久,復土後不作教化就直接入國,會損及我英華國體根基。臣意未變,必須訓政北方,十年為佳!”

薛雪開口,沒跟陳萬策在“夫妻事”上糾纏,直接道明立場。兩人四眼相望間,似乎有電光來回閃射。

龍椅上,李肆拈鬚沉吟,他也為這場爭論感到意外。原本他只是在新年賀詞裡提到了北方事務,意在給重臣們提個醒,別把北伐當作十年八年後的遠事,可沒想到薛雪和陳萬策意見相左,當場吵開了。

兩人都年事已高,可這一吵起來,就像年輕人一樣,心氣格外地足,始終相爭不下。他們不是在爭要不要北伐,而是爭北伐功成後,該怎麼具體消化北方。

既然線頭已經捅出來了,索性就在這裡吵出個結果吧,因此李肆沒有插嘴,容兩人繼續辯論。

陳萬策的主張很明確,復土後照著英華現有體制,馬上著手全面改造北方。而薛雪卻堅決反對,主張仿效當年復江南時所設的軍管體制,先將北方跟南方作一定隔離,時間持續至少十年。

陳萬策主管南北事務,包括南北相融,他已年近七旬,當然不願在有生之年還看不到南北一體的功成之日。而薛雪主管一國內政,自然要為英華整體求穩,也不願在有生之年讓南方被北方拖亂,壞了為相之名。

兩人的意見很忠實於他們的各自立場。而這立場不但與個人功業相關,也確實是英華融合北方所無法迴避的選擇。

“官府下鄉已是龐雜,醫衛、厚生等事鋪開,經濟和科舉南北一體,還要復土後即建地方議院,先不提人心之亂,就說國庫……”

薛雪以事實立論,眾人都屏息靜聽。

“就說國庫,一旦南北合一,關稅即刻損失一千萬,賑濟救助至少一千萬。官府下鄉,以五省算,取最簡官制,每年三千萬,醫衛厚生科舉事,每年兩千萬。駐軍與地方治安的額外開銷,每年至少千萬。復土之後,要南北大體一致,國家先損失一千萬,再投入七千萬。這就是八千萬!”

“而國家在北方所得呢?滿清去年國入三千萬,也就是說,即便我英華維持滿清治時的苛厲之政。也只能得三千萬。收支相抵,虧蝕五千萬。”

薛雪逼視陳萬策:“即便北方入國後,經濟提振。可這不是幾年能作到的。我英華現在守盈溢之策,每年維持一成國債,無一文結餘。陳對初,這五千萬從哪裡來?是每年五千萬!”

五千萬!

這還是薛雪第一次報出復土後的國家財政狀況預估,數字大得讓其他朝臣紛紛倒抽涼氣。之前進軍西域,每年兩千萬開銷就讓朝堂直喊國庫無餘裕了,而現在是五千萬……就算復土時英華國入能到兩億多乃至三億,這個數字也是絕對無法承受的。

李肆招呼新任計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