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貅實際上並非此世之人,他原本是四百年後大晉一個倒黴催的世家嫡子,生得色若春花秋月,被寵得不諳世事。不料好景不長,父親被捲入謀反案,他嫡系一家家破人亡,自己被判宮刑,之後又稀裡糊塗,入了下九流的賤籍,渾渾噩噩二十多年,最後也沒逃過一朝慘死,成為曾經他最是瞧不上的庶族弟、後來名揚天下的韓亦秋與他戀人感情的犧牲品。
許是死得不明不白,他的魂魄竟是連閻王殿也不收。等他再有意識,卻發現自己的魂魄被一個來自後世的系統所儲存下來,這系統許諾他,只要完成一定數量的特定任務,他便可以回到自己少時,重新來過。
而他的任務,便是要完成他所替代之人的一個願望。
這次他所取代的小太監師寧雖然生得與他有些相像,性格卻截然不同。他打小在宮裡長大,磨鍊出了一顆左右逢源的七竅玲瓏心,辛苦奮鬥成了如日中天的貴妃娘娘身邊的二等太監。然而因為這張臉,他被貴妃親生的五皇子拉上了床,之後時常被五皇子折騰得遍體鱗傷,他不敢與人說,身體疲憊疼痛,原本親近的同伴因為五皇子對他有一搭沒一搭的“青眼相看”而嫉妒排擠他。想不到又一次被一等太監掌嘴後,養在貴妃膝下的三皇子卻給予了他一份關心。
雖然三皇子可能根本不記得自己幫過這麼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太監,但他卻將三皇子溫和如旭日的聲音、輕撫自己髮絲的舉止視作信仰,不由自主地傾慕於他。
之後太子被廢,大皇子身死,皇帝日益瘋魔暴虐,逐漸失去了對朝政的控制力,民心浮動,諸皇子為了奪取皇位鬥得不可開交。五皇子母族勢大,人也頗受皇帝寵愛,可謂爭奪皇位的有力競爭者。然而痴心一片的小太監向三皇子投誠,利用五皇子對自己的迷戀竊得機要。終於他所做的事情被五皇子得知,被背叛的男人憤怒地質詢,而朝堂之上有人攻訐五皇子,當先一條卻是蓄養孌童。得知此事的貴妃在五皇子未下朝是便當即抓了小太監,廷杖至身體斷裂而死。
小太監死時倒是頗為豁達,然而萬萬沒想到,死後他卻沒有魂歸地府,反而化作地縛靈被困在皇宮這塊地裡。也正是因此,一切宮牆對他都失去了意義,他也得知了許多事情的真相。
比如三皇子並沒有想象中的溫文爾雅,他將自己的存在變成點燃五皇子和貴妃之間矛盾的導火索。
比如最終三皇子也不過是一個炮灰,頂多算是四皇子登頂之路上的小boss,比如四皇子繼位後將他父親後宮中一個頗受寵的美人改頭換面又納為自己的貴妃。
比如四皇子身體不好,不到中年便去世,他死後原來的貴妃後來的太后扶小兒子上位攝政,大舉改革。然而大周的衰弱也是自此始,不到五十年,西北草原上的外族大舉入侵,中原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文弱奢靡的世家倉惶南渡,而北地的漢人作為四等公民苟延殘喘。
小太監一開始是震驚,然後自愧,最後他已經分不清自己到底是更痛恨三皇子、五皇子還是懦弱無力的自己更多一些。他有一些小聰明,但是面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悲哀,他的小聰明不值一提,他只希望有人能夠代替自己,改變這一切。
而韓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來出現的。這是他第一次去代替另一個人完成另一個人的執念,他憐憫師寧卻並不同情。作為四百年後的世家子弟,他雖然被養得太過天真爛漫,卻並不代表他愚蠢無知。對於四百年前盛極一時又迅速衰弱的大週一代,韓貅並不認為所有的鍋都由周神宗(武帝之孫)和他的攝政母太后來背,太宗(武帝四子)即位後,制衡南北、離間世家、重文輕武;後世不少大家都揣測,武帝末期的癲症和他脫不開干係。
對於這麼一個陰謀陽謀玩得一手溜、最後的贏家,原本與之沒有多少糾葛的韓貅大可以在一切未發生之前與之打好關係,撈一個從龍之功嚐嚐,想要打臉三、五皇子亦有諸多機會,然後日後慢慢鋪墊,以期改變幾十年後國事傾頹的慘狀。
但韓貅偏偏不想這麼幹。
性格決定命運,周太宗以柔克剛的秉性作為一位國君不能說不好,但要達成師寧的夢想卻顯然差了咫尺天涯。比起花大力氣改變四皇子的執政方式,他寧肯嘗試治好周武帝的瘋症。大周通行早婚,歷史上最終周武帝病世時年僅四十五歲,對於一國之君來說,不過是正當壯齡,大有可為。若是周武帝的瘋症治好了,不管是他再調教一個合格的儲君,還是將自己花大精力培養的太子重新立起來,都遠比讓半路出家的四皇子繼位要靠譜許多。
當然,獲得乾綱獨斷的周武帝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