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2 / 4)

小說:2001:太空奧德賽 作者:圈圈

重複了他的命令;在任何階段,只要普爾喊叫一聲“停止!”計算機就會把整個程式立即中止。

在飛船前部,船壁滑開。隨著最後一絲空氣出到外面空間,普爾感到宇宙艙稍稍搖撼了一下。接著,他眼前就是一片星斗——正好面對著遠在四億英里外的小金盤般的土星。

“開始拋射宇宙艙。”

慢慢地,吊著宇宙艙的鋼軌伸展出敞開的門,把那運載工具懸空掛在飛船船身之外。

貝蒂對於操縱反應很靈敏;普爾讓她向外漂浮一百英尺,然後降低她前進的動力,讓她轉了一圈,這時普爾正好面向著飛船。於是他開始沿著帶氣壓的船身巡查。

他的第一個目標是一個大約半英寸大小的融解部位,中心有個小坑。以每小時十萬英里以上的速度撞擊這地方的塵埃肯定還沒針尖那麼大,它那巨大的動能立即把它昇華為氣體。象常常發生的情況一樣,那小坑看起來好象是由飛船內部的一次爆炸形成的;在這種速度下,物質的表現是奇特的,普通常識中的力學規律往往不適用。

普爾仔細地檢查了這一部位,然後從宇宙艙的常備工具箱中取出帶氣壓的容器向那部位噴灑了封閉劑。那白色膠狀液體在金屬外皮上擴散開來,蓋住那小坑。漏洞中出來的空氣吹起一個大氣泡,擴充套件到六英寸大小時爆裂開——隨後又出現一個小一些的氣泡——然後那速凝水泥起了作用,小氣泡也消失了。普爾凝視了幾分鐘,直到不見了動靜。但為了加倍保險,他又噴灑上第二層;隨後轉向天線。

最終到達遠距離天線時,他詳細觀察了情況。那二十英尺直徑的大缽似乎是對準著太陽的,因為地球這時差不多是和太陽的表面形成一線。因此天線裝置和它的全部瞄準杆都在黑暗中,藏在那大金屬缽的陰影裡。

普爾從後邊接近;他曾經注意不走到那缽形反射器前邊,以免使貝蒂隔斷無線電波束,造成同地球聯絡的暫時但卻是不愉快的中斷。他看不見他來維修的裝備的任何部分,因此不得不開啟隔艙的探照燈,驅除那些陰影。

那小金屬板下邊就是出毛病的原因所在。金屬板是由四顆緊鎖螺栓固定住的,而整個AE—35部件從設計上就是便於拆換的,普爾估計不會發生問題。

然而,很明顯,要是留在宇宙艙之中,他是無法進行這一工作的。不僅離開那精密網狀的天線結構太近是危險的,而且貝蒂的操縱噴氣機很容易衝彎那薄紙般的巨大無線電反射鏡面。他不得不把宇宙艙停在二十英尺以外,他自己穿著宇航服走出宇宙艙。反正用他戴手套的雙手來拆卸那部件要比貝蒂的遙控器具快得多。

他檢查宇航服上各種系統,感到滿意以後,就把宇宙艙中空氣放掉。隨著貝蒂裡的空氣發出噓聲竄人真空,他周圍一時形成一層結晶冰,空中的繁星在短暫時刻裡也顯得有些朦朧了。

在他離開宇宙艙前,還有一件事要做。他把用手操縱改為遙控,把貝蒂交由哈爾指揮。這是一種典型的安全措施;雖然有一根比棉線粗不了多少但卻十分牢固、裝有彈簧的繩索把他安全地系在貝蒂上,但是最保險的安全索也出過事故。如果他需要那運載工具,又下能透過向哈爾發出指令呼之即來,那他自己就要成為笑柄。

字宙艙的門彈開,他慢慢地飄浮到寂靜的空間裡去,後邊拖著伸展開來的安全索。要冷靜——絕不要動作快——停下來想一想——這就是艙外作業的規則。如果件件遵守,就決不會出亂子。

他抓住貝蒂外邊的一個扶手,從她胸前囊中取出備用的AE—35部件。他沒再花時間取用宇宙艙中準備的任何工具,因為它們大多數並不是為人手使用而設計的。他可能需要的一切活動扳子和鑰匙都已掛在他宇航服的腰帶上。

輕輕一推,他把自己甩向那大體下邊的常平架。那大缽象一個巨大碗碟橫在他和太陽之間。他順著貝蒂探照燈的兩根光柱飄浮而下時,他的身影在四面上形成憧憧奇形。但他驚異地注意到,在那巨大無線電反射鏡面上,那裡竟閃耀出炫目的燦爛光點。

他在靜悄悄地前進的幾秒鐘裡,曾經對那些光點迷惑不解,隨後明白了它們是些什麼。在航程中,反射鏡一定許多次被微型慧星所打穿;他看見的乃是從這些小孔中透過的陽光。這些小孔因為太小,並沒在實質上影響到整個系統的效能。

由於他運動很慢,前進的衝力不大,伸出手一把抓住天線支架,就沒彈回去。他很快把安全索鉤在最近的掛鉤上;這樣,在他使作工具時,可以使得上勁。然後他停下來,把情況報告給鮑曼,並考慮自己的下一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