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小說:沸血神兵 作者:散發弄舟

謀只說仰慕忠義門行俠仗義,衛國為民的英雄行徑,特來相投,盼能收錄門牆,學成絕世武功,報效國家。潘國堅笑道:“忠義門只為抗擊外侮而設,你來相投,報效國家,那自是歡迎之至。至於武功一道,最重悟性,本門武學博大精深,若能盡數領悟,身手自是不凡;趟若悟性不佳,卻也非人力所能勉強,但只要忠義之心不泯,即使武功未趨上層,世人也必不敢輕視。”這一番話說得趙仲謀心悅誠服,心道:“忠義門下果然不同凡響!”忙謝過教誨。

次日,門主召集眾人,在忠義堂前正式收趙仲謀為忠義門弟子,命二弟子佟國梓點拔武功。趙仲謀謝過師祖,又行拜師之禮。行禮之時,但見佟國梓一臉彪悍之色,虎背熊腰,英氣勃勃,心想:“這位師父比昨天那潘師伯可嚴厲多了,這下只怕是有苦頭吃了。”禮畢,佟國梓將堂上眾位師伯師叔一一作了介紹。這第一位便是昨天見過那人,果然是大師伯潘國堅,佟國梓排第二,其下便是三師叔陳國安,四師叔張國林,五師叔田國寶,六師叔許國明。後面的二位師叔年紀較輕,分別是七師叔俞國泉和八師叔趙國華。眾位師伯叔高矮胖瘦不一,年紀相差也甚遠,大師伯潘國堅看樣子已過四十了,但小師叔俞國泉、趙國華卻只二十五、六,看上去比門下的許多師侄大也不了幾歲,想必是師祖晚年所收的弟子。趙仲謀順著師父指引一一拜倒行禮。

行過入門之禮,趙仲謀跟隨師父來到忠義堂後的一間大廳裡。廳上已聚了二十餘人,分站在四周,見佟國梓來到,一起上來行禮。佟國梓指著一個二十來歲的青衫男子道:“這是你大師兄章子康。”又轉頭向章子康道:“這是為師今日新收的徒兒趙仲謀,你向他介紹一下諸位師兄。”章子康領命,引著趙仲謀對各人一一作了介紹:有高高瘦瘦的金建海,矮矮胖胖的俞永順,瘦小精幹的張文海……趙仲謀一一行禮,一時間卻也記不得這許多名字。

翌日,佟國梓便開始傳授武藝,先教了一套入門的太祖長拳。這路拳法宋時流傳極廣,極是普通,趙仲謀和眾位師兄仔細聽師父將拳法中的精要講解清楚,又看他演示了一遍,然後便各自開始練習。眾位師兄顯是已經學過,練習時頗為純熟,趙仲謀雖是初見,但他自幼習武,根基遠勝於旁人,數日之間便已領悟。其後忽忽數月,佟國梓又教了三套入門的拳法掌法,於內功一道,卻未提及。趙仲謀心下不禁漸感煩厭,眼見這數月間所學拳法掌法,比之家傳武藝尚且有所不及,又如何談得上“高深”二字?自己千里來此虛耗光陰,又是為何?但繼而又想,或許武學之道本就應該由外及內,由表及裡,循序漸進,不練基本功,必難修習高深武學,因此心中雖感煩厭,卻也無奈,只在閒時偷偷翻看李楓所贈的那冊《易經雜錄》,修習經書中的武功。

此間習武日久,耳濡目染對師父及眾位師伯叔的性格漸漸有所瞭解:大師伯潘國堅生性耿直,不善討取師祖歡心,為李興國所不喜;師父佟國梓平日對弟子雖然嚴厲,師祖面前倒是言語花巧,深得李興國的喜愛。潘國堅平日俗務較多,為人又生性寡言少語,因而眾弟子的武藝未趨上層;佟國梓對待弟子雖是嚴厲,門下弟子武藝卻也不精,各門之中以三師叔陳國安、四師叔張國林座下弟子的武藝為高。

佟國梓門下也是如此,較早入門的大師兄章子康為人忠厚木訥,不為師父所喜;倒是二師兄金建海,常在佟國梓身側師父前師父後的邀寵,頗得佟國梓的歡心,但說到武藝,卻也以三師兄俞永順、四師兄張文海為高。趙仲謀一心學武,無意在師父面前爭寵,雖然行事謹慎,又對師父恭敬有禮,卻也不為佟國梓所喜。趙仲謀雖有意討得師父歡心,但一想到這等趨媚的言語,卻怎麼也說不出口來。因此,趙仲謀上山日久,漸漸被佟國梓所冷落。

一日,佟國梓把弟子們聚在一起,告訴眾人,一月之後,各師伯叔門下弟子將有小較,各門弟子中誰若能在小較中嶄露頭角,就能蒙師祖特許修習本門的上層武功。忠義門在太行山立派只是近四、五年間之事,門下第二代弟子如潘國堅、佟國梓等人廣收門徒也不過三年有餘,開派以來已小較過三次,卻從無特許授藝之事。眾人聽後均盼能勝,以便日後在本門中能嶄露頭角,唯有趙仲謀閒時修習《易經雜錄》中的武學,武功已有大進,對這師祖特許的上乘武功,倒也不太放在心上。

某夜,趙仲謀忽然想起了吳詠絮,不由得痛惜愛憐之情縈繞心間,不能成眠。忽見二師兄金建海輕聲爬起身來,穿好衣衫。趙仲謀閉目假作不知,心道:“半夜三更匆忙起來,定是白天貪食吃壞了肚子。”心下暗暗好笑。金建海悄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