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客。
對於接觸過網際網路的青年人來說,是一個多麼有誘惑力的字眼。
神秘,強大。遊走在黑白的界限邊緣,肆意妄為,隱藏著自己的真實身份,頗有種《俠客行》中殺人千里不留行的味道。
凱文·米特尼克曾經是美國最想要抓到的犯罪分子,他攻入過五角大樓和美國數字裝置公司等機構的計算機網路。
cia的安全專家為之頭痛不已,在消耗了大量時間和難以計數的人力物力之後,才以一個巧合的機會找到了這位超級駭客的馬腳,終於將其控制在特別部門的監視下。
而他的入侵,至今依舊是籠罩在美利堅國家安全域性上空揮之不散的黑色陰影。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第二個米特尼克,他又會做出怎樣的舉動。
米特尼克就是駭客界的不朽傳奇。
溫謙亦雖然心性沉穩,但畢竟還未成年,四個月之後才是他的十八歲生日。面對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心中難免會有些躍躍欲試的衝動。
他晃動著滑鼠,腦子裡思緒紛飛,在思索著測試自己能力的方法。
溫謙亦開啟了桌面上程式設計軟體的快捷方式,根據大腦裡的知識,先除錯好軟體環境,將具體的引數變數設定完畢後,才將雙手放在鍵盤上準備開始編寫一個簡單的軟體。
在《引導理論》的視覺引導幫助下,結合som17改造後的學習能力,他達到了精通c語言與組合語言的老手水平,而不是一個程式設計未入門、連除錯都有些困難的小菜鳥。
正是憑藉著這股自信,他打算編寫一個小型化的灰鴿子軟體。
灰鴿子原本適用於公司和家庭管理,但因早年軟體設計缺陷,被駭客惡意使用,成為一款集多種控制方式於一體的木馬程式,反病毒專業人士判定為最具危險性的後門程式。
軟體原始碼以技術研究的姿態在駭客圈中廣為傳播,經過許多高手駭客的二次開發,最終讓灰鴿子成為了華國最具盛名的網路病毒。
在《hacker:漏洞挖掘的藝術》一書中,作者je詳細介紹過灰鴿子這類後門軟體的技術原理和部分原始碼。
溫謙亦打算做一個類似的軟體,沒有什麼惡意用途的打算,而是與最初駭客們的精神相仿,出於愛好和為了興趣,僅此而已。
“利用反彈埠繞過防火牆掃描……”
他敲打鍵盤的速度不快,大約一秒一次的敲擊頻率,函式方法的每一行程式碼都需要經過慎重思考。
“噠噠……”雙飛燕鍵盤的清脆聲音讓他感到格外的愉悅。
四個小時不經意間悄然流逝。
溫謙亦看著資料夾中的軟體成品,嘴角揚起一絲微笑。
這種證明自己的成就感,真是令人渾身舒爽。
他伸了個懶腰,動作還保持在半空,突然瞥見電腦桌面的右下角有一個從未見過的陌生圖示。圖示是一個紅色的實心圓圈,仔細看,還能夠看得清楚以畫素為單位的奇怪紋路,讓他下意識感到有些不舒服。
“這是什麼?”
溫謙亦自然自語,一邊將滑鼠移動到圖示上,軟體tip氣泡隨之彈出來,是一行英文與數字的組合,卻讓他如同見了鬼一樣的愣住了。
17?!!
要說他最不見到的字元,一個是英文“som”,另一個則是數字“17”,無論哪個都會勾起他大腦深處的可怕回憶。更不用說這英文與數字結合之後,所代表著的某個恐怖傢伙。
這不可能是巧合。
這個奇怪組合除了某外星變態會使用之外,在網際網路上沒有任何一個貼切有效的搜尋結果。
溫謙亦大腦的計算速度堪比計算器,在不到0.27秒的時間內,很快就計算出了三個英文字母與兩個數字隨機組合出現“som17”的可能性……二十六的三次冪,再乘以十的二次冪,最終結果是。
也就是說接近兩百多萬分之一的機率,才有可能在隨機的情況下出現這個情況。
理智思維此時佔據了上風,讓溫謙亦明白這隻有一種解釋能夠講得通——
這個奇怪軟體的作者,正是身體裡的som17大人。
當他意識到這個事實後,隱藏在大腦深處的記憶漸漸浮現出來,以電影旁觀者的視角,他看見記憶中自己的身體正忙碌在電腦前,以肉眼幾乎看不清楚、鍵盤聲音連成一條線的瘋狂速度,雙手幻影般地敲擊在雙飛燕鍵盤上。
就像是鋼琴大師的超難度演奏,賞心悅目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