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老兄當真是行家,我鑄的炮沒有用銅,全部用的精鐵。比起銅炮來輕便的多,射程和射速以及炮管的耐久,可都比銅炮強的多了。”
“按洋人的說法,這是四磅炮?”
“嗯,正是。孫贊畫,請退後,讓炮手們試射。”
孫元化聞言退後,與張偉並列,看那些炮身依次將引信點燃,不久眼前那四門火炮炮口冒出火花,轟然幾聲巨響過後,炮管內射出的炮彈便向那土山飛去,那炮彈到了土山上空,下降未落地之前便又爆炸,影約可見炸開的炮彈迸開鐵片,那山上被這幾顆小炮彈炸的塵土飛揚,聲勢比那五千斤重炮還要驚人。
“大人,原來臺北炮廠會制開花彈,下官當真是佩服。這開花彈製作起來麻煩的很,又不好控制落點時間,以下官看來,這幾門炮已是製成,若是運到關外架在城上,那女真人必然會大吃苦頭。”
“我的炮廠,除了岸炮和艦炮外要使實心彈外,除了制一些攻城所有,所有的陸戰火炮,皆是用開花彈,若說是步戰,這開花彈的殺傷力可比實心彈強上許多。縱然是費上些事,也是無妨。”
“大人明見。若是遼東和三邊的總督們都能有大人這樣的見識,多鑄大炮和開花彈,配以大統,鳥統,以精兵掌控之,又何懼那蒙人和女真呢。”
“大統其實無用,那大統重達一百多斤,舉起它總得四五個人,射程和威力也只是平常,於其用大統,我到不如多鑄些二磅小炮,那可比它強得多了。”
見孫元化發呆,張偉笑道:“不過這當務之急,到不是這些。現下我最想解決的,便是這炮彈的膛線和炮架的升降,若是解決了這兩個麻煩,又何必懼怕那些使刀弄槍的蠻人。”
正文 第四十六章 制約(下)
孫元化沉吟道:“遼東大炮皆是據城而守,轟擊敵兵。八旗騎兵太過悍勇,若是把大炮帶出去野戰,只會便宜了那些蠻子。若是他們得了火炮,關寧綿之地只怕早就丟了。”
見張偉微笑傾聽,便又道:“這膛線之說,我卻是不曾聽說。炮架升降,想必是為了野戰攻堅時調整射線之用,那敵人若是躲在堡壘或是障礙物之後,便需要調整炮口射擊,依下官看,這到也不難,只需將這炮架由死的弄成活的,加上鈾心,便可敷用。”
“不錯,我意也是如此,只是怎麼改,具體操作如何,卻還在思慮。”
將孫元化的手一拉,笑道:“孫兄,我將你介紹給為我鑄炮的洋人,這臺北炮廠多半是他們幫忙,我只是出錢出力罷了。”
孫元化將手一掙,卻是沒有擺脫,只得笑道:“大人,還沒有告訴下官這膛線是怎麼回事。”
“不急不急,那幾個英國炮師我都徵詢過了,他們已經有了初步想法,待大家一起親近親近,共同商討。”
孫元化無奈,心裡也極是好奇,他一生於這火器上鑽營,現下見了如此規模的炮廠,又聽說有外國技師,早將心裡的那小小不塊丟到一邊,現下一心只想著鑄炮一事,至於早點回京向皇帝赴職的心思亦也打消。
當下由張偉帶著孫元化同去尋那些英國技師,原本孫元化以為還需要透過翻譯溝通,誰料那些個英國技師聽說勞倫斯少校因學會了漢語,一個月多拿了五十兩銀子,當時的英國一般人哪有這麼高的收入?各人都是眼紅不止,待張偉去年年底頒佈了漢語定級草案,在臺外國人,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只要是透過最基本的考試,便可以到臺北政府領取特別補助,每月二十兩到五十兩不等。於是,所有在臺的外國人,包括最先而來的英國人,後期而至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無論是協助開礦的技師,炮廠的工匠,商行的幫辦,各人都跑到臺北衙門領了官學編制的《簡明漢語教材》,一個個平時閒來無事便抱著書學習,這些老外辦事可比中國人認真的多,自學之餘,又組織了若干個互相小組,漢語愛好者協會之類,平時沒事便溜到臺北大街上尋中國人說話,練習口語,那鎮北鎮正中街心有一個大花園,一到傍晚便是這些高鼻子藍眼球的洋人坐在園內,咿伊呀呀的學習漢語。鎮上的臺北市民見了可笑,沒事也上去湊興說上幾句,久而久之,臺北民眾對紅毛鬼的惡感到是小的很多,只覺得壞人中國人也有,這外國人麼,到也不盡然是食人生番。
孫元化眼前的這幾位技師來臺一年有餘,早前便斷斷續續憑興趣學過一些漢語,待臺北學習漢語的大潮一起,這幾位早有基礎,白花花的銀子誰又不喜歡?各人都是奮勇學習,挑燈夜戰聞雞起舞,就差沒有懸樑刺股了,在透過漢語四級之後,經由這幾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