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儒、道、法有了一定程度的結合,才有了當時的。文景之治‘。
後來漢武帝感到,如果要維持統一,還是要統一帝國內的思想。他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正式宣佈儒學為官方學說,六徑在其中佔統治地位。他的措施比起秦朝的措施要積極得多,也溫和得多。不是像秦朝的措施那樣不加區別地禁絕一切學派,而是從‘百家’之中選出一家,即儒家,給予獨尊的地位,作為帝國的教義。還有一點不同,漢朝的措施沒有頒佈對於私自教授其他各家思想的刑罰。它僅只規定,凡是希望做官的人都必須學習六徑和儒學。以儒學為教育的基礎,也就打下了以後居代考試製度的基礎。“說到這裡,他暫時停下來喘一口氣。
巫相卻還想再聽下去,接著問道:“‘廢除百家,獨尊儒術’,如此一來是不是法家和道家都廢了呢?”
葉昊天環顧四同,發現蘭兒正手託香腮看著自己,眼睛裡滿是欽佩自豪的神情。他對蘭兒笑了一下,然後轉頭望著巫相道:“至於法家,雖然成了秦的替罪羊,可是也從末全部被人拋棄。法家能夠針對新的狀況提出新的統治法術。所以,隨著帝國版圖的擴充套件,帝王們不能不依靠法家的理論和方術。這就是所謂的‘儒表法裡’。
同樣的,道家的作用也極其重要。我曾仔細揣摩過中華帝國的歷史,發現每一個朝代,在其鼎盛時候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秘訣,就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也就是說外面所標榜的是儒家的文化,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