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很多修辭方法和技巧,我們從中可以發現,這些方法和喬布斯的演講技巧如出一轍,其中就包含引進對手的方法。兩位演講大師都在演講一開始就引入了對手,使周圍的聽眾圍繞著共同的目標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在喬布斯的演講中,一旦對手得以明確,接下來就是揭秘即將拯救世界的人物—凱旋英雄—的時刻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場景7 揭秘戰無不勝的英雄(1)
微軟公司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們沒有品位。我不是說小範圍的狹義上的缺乏品位,我的意思是他們完完全全沒有品位!
—史蒂夫?喬布斯
“蘋果公司和微軟公司的廣告大戰”
2006年,蘋果公司強推“‘我是蘋果機MAC’/‘我是微軟PC’”系列廣告,讓消費者聯想起擁有蘋果機的樂趣和擁有微軟PC的苦惱。“擁有一臺蘋果機”的廣告迅速成為近年來公司宣傳最著名最惹眼的電視廣告之一。胖乎乎的演員約翰?霍奇曼(John Hodgman)扮演笨拙的微軟PC,而喜劇演員賈斯汀?朗(Justin Long)則扮演靈巧時尚的蘋果機,兩人同處於對比度鮮明的白色背景中,廣告圍繞著一系列故事情節展開。其中微軟PC性格沉悶,緩慢失意,而蘋果機則表現出一種友好、隨和的個性。這個系列的廣告在短短30秒內盡情演繹了反派(微軟PC)和英雄(蘋果機)的情節。
在早期的一個廣告(天使和惡魔版)中,蘋果機Mac角色給了PC角色一部 iPhoto相簿。此時,“天使”和“魔鬼”出現了(都由PC角色扮演,區別是服裝,“天使”身穿白色西裝,“魔鬼”身穿紅色套裝)。天使鼓勵PC讚揚蘋果的創意,而魔鬼則催促PC將iPhoto撕為兩半。這個比喻喻義很明顯。“‘我是蘋果機MAC’/‘我是微軟PC’”系列廣告可以把標題替換為“我是好人(英雄)/我是壞人(反派)”。
英雄一旦出場,他能帶給聽眾的利益就必須明確。一個和聽眾息息相關的問題—為什麼我要關心—必須立即給出答案。在蘋果系列廣告中有一則名為“跳出盒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