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當面戳破而已。那麼,他這會子為什麼又要把她這個與此毫無關係的九福晉給拉進來跟他大眼對小眼呢?貌似真要挨批的話,那也應該是換成九九和八福晉那兩個始作俑者啊,跟她一點關係都沒有……她什麼都沒有說,什麼都沒有做,充其量也不過就是和其他人一樣——知情不報而已,但她這樣也是為了皇家的面子著想啊,有什麼不對?!您老人家就算要護犢也不能這樣明顯吧?
(某唐:你確定你真的是維護皇家面子才這麼做的?
陶沝:呃……我估摸著這傢伙心裡應該是這麼想的……)
“朕問你,你剛才所說的那些話是否真的屬實……”完全沒有任何的前提陳述加中場過渡,康熙突然開門見山地衝陶沝發問,那語氣要多直接有多直接。
剛才?
陶沝的思維速度顯然跟不上這位千古一帝的跳躍進度,一時反應不及,當場被他問得愣住了。隨即,她便迅速側轉頭去斜了前方的某太子一眼,目光意味深長。
難道,這傢伙剛才已經向康熙招了?唔,貌似應該不太可能啊,他們才進來沒有多大一會兒她就跟著進來了,他就算想說,時間上也應該來不及才對……嗯,一定是這樣沒錯!這位康熙皇帝極有可能是在拿話誑她,她絕對不能輕易承認……
陶沝心裡一通糾結,但最終還是決定堅持剛才的說法到底。她俯下身,規規矩矩地朝前方的康熙磕了一個響頭:“回皇上的話,董鄂說得句句屬實。”
沒錯!她真的沒說謊。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瞎話就是實話。比如,只要把一句瞎話連續說上一千遍以上,直說得每個人都相信了這是真的,那麼,瞎話就是實話了……
然而,陶沝自創的這番歪理學說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認可。譬如那位康熙皇帝,在聽到她此刻的一番否認之後,竟是氣得當場拍案怒喝:“大膽董鄂氏,你竟然到了現在還敢欺騙於朕!如果不是因為朕剛才一時心軟,沒在那些使臣面前點破你,你真以為有人會相信你的那些鬼話麼?”
啊呸!您剛才不點破她的原因根本就是為了您老人家自己的面子著想罷了。而至於她說的那些話會不會有人相信嘛,這貌似就跟她沒任何關係了……事實上,即使她再怎麼巧舌如簧,也不會有人相信她說的是事實,誰叫剛才那些人對於九九和八福晉的事情早就心知肚明瞭呢!他們心裡是不是真的相信並不是關鍵,關鍵是,只要他們表面相信了,那就行了……
陶沝心裡這樣不屑地想著,表面上卻是一直低著頭並不吭聲。末了,只在前面那兩人看不見的角度,偷偷撇嘴。正在這時,那位太子殿下卻突然意外地插話了:“皇阿瑪息怒!兒臣以為,九弟妹今次之所以會這般膽大妄為地得罪朝鮮使臣,無非也是為了九弟的聲譽著想,還請皇阿瑪三思……”
嗨?!
某人這話一出,陶沝幾乎是條件反射般地當場抬起頭來,以一種極度驚訝的、不可思議的眼光望向某人。這傢伙……是不是今日吃錯什麼東西了?竟會突然變得如此良心過甚,還三番兩次地幫她說話……這,這,這該不會是天要下紅雨的反常先兆吧?
“噢,你是這樣想的?”不等他說完,康熙便已經迫不及待地打斷了他的話,順帶冷哼一聲:“所以,你也幫著她一起說謊?!”
聞言,某人趕緊躬身再拜:“皇阿瑪,兒臣不敢!”
“不敢?”康熙顯然並不相信他的這番說辭,當下又重重地拍了一記桌案,厲聲:“到底有沒有?”
“兒臣……”某人答不出來。而這時,門外的簾子又再次被人挑起,一襲湖綠色宮裝的傾城雙手端著茶盤走了進來,在門口處衝前方盈盈一拜:“皇上,您要的茶已經好了!”
因為問話被無端打擾,康熙的黑眸裡明顯閃過一絲不快,但見對方是傾城,卻還是忍了。只見他輕輕一擺手:“進來吧……”
見康熙應了允,傾城一步一步地走了進來,速度相當緩慢,但卻不乏力度。一時間,整間暖閣內只聽見她的那兩隻花盆底在“蹬蹬”地敲打地面。
不知道為何,在經過陶沝身邊時,傾城的速度愈加放慢,且一再靠近,幾乎是貼著陶沝而過。陶沝忍不住偷偷抬頭瞄她,卻發現對方此刻根本沒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半分。自始至終,傾城的雙眼都一直望著前方,臉上也是一派面無表情。
陶沝正想低頭傷心呢,無意間卻愕然發現,那隻正從她頭頂而過、被端在傾城手裡的茶盤的底部竟是黑乎乎的,似乎寫著幾個字,但因為這個角度的光線太暗了,她並沒有看清楚。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