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一線,穩穩瞄準了那酒罈,然後穩穩扣動了扳機。長槍在他手中像生了根一樣,絲毫不受後座力影響,穩穩的射出彈丸,啪地一聲,便將那酒罈擊得粉碎。整個動作一氣呵成,渾然不像初次摸槍之人,引來一片叫好聲。
戚繼光也很滿意,愛不釋手的摸索著光滑的槍背,問吳兌道:“還能再遠一些嗎?”
吳兌搖頭道:“這種槍只能打一百步,再遠了,就沒法保證命中了。”一百步就是一百五十米,能夠的百步穿楊的弓箭手,都被冠以‘神射’的名頭,而普通燧發槍兵,稍加訓練就可以做到這點,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事實上,一名弓箭手要訓練兩到三年才能合格,而對於火槍手,只需要二十天左右即可形成戰力,這也是為何各國會用後者淘汰前者的原因,成本懸殊太大了。而大明邊軍在嘉靖末年開始列裝鳥銃後,效果也立竿見影,雖然仍不能阻止蒙古人的入侵,但每次都能使他們損失慘重……試想一下,如果大明計程車兵,各個都和蒙古人的神射手一個檔次,那麼蒙明之間的戰爭,還有多大的懸念?
就在眾位將軍陷入意淫時,戚繼光卻擰著眉頭道:“那日所見,神機營的射程可遠不止百步。”
“哦,那是一種特製的槍。”吳兌說著招招手,便有士兵跑步過來,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