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部分(3 / 4)

是因為他總能拿出讓所有人都得到好處的方案。他從來都信奉一條,有錢大家賺,這樣買賣才能持久。不然利益受損的人肯定要跳出來惹是生非。所以他給隆慶的報價,其實就包含了供大太監們貪汙的錢……看在真金白銀的份兒上,希望他們能儘量少折騰吧。

但這套看似簡單的方法論,別人卻學不了,因為他們不可能像沈默那樣,有多出五百年的見識,知道未來的趨勢如何,他們的視線只停留在大明境內,他們也不知該如何去尋找新的蛋糕,所以只能將救國的努力,全都放在‘除弊’上——張居正的經濟改革,沈默前世唸書時就學習過,當時自然驚為天人。可隨著見識的增長,就不像兒時那麼盲目了。他知道,如果沒有外部的強壓,在一個封閉系統內部,想進行經濟上的改革,必然是千難萬難。因為這個系統內部,能分配的利益就那麼多,且早就各歸其主了,你要搞重新分配,就必然要損害既得利益者,你多佔一分必然就意味著別人多損失一分。

這種情況下,大夥必然要鬥得死去活來,而既得利益群體往往因為具有先發優勢,根深蒂固,能量強大,哪怕一時被壓制,但往往能夠後來居上、反敗為勝。所以任何封閉環境下的經濟改革,往往都以失敗告終,哪怕看似成功,也不過是原先的利益者換了身份,繼續吃人罷了。

沈默的頭腦是清醒的,他知道一切的背後,都是利益在作祟。誰動了我的蛋糕,我就要和誰拼命,這是任何利益集團共同的心聲。他不願以卵擊石,不想學張居正,公然去觸動那些大地主、大家族的利益,那樣只能以失敗告終。

當然他肯定還是要觸動,不僅要動,還要大動特動,動得驚天動地,但不是靠行政手段強權霸道,而是利用經濟規律這雙看不見的手,去拿走一些人的財富,成就更多的新貴階層。在不知不覺中,使強弱易位,等到舊勢力反應過來,已經無力迴天……至少雙方已經可堪一戰,這樣的改革才有意義。

如何能延緩矛盾爆發,給新興勢力以發展的時間,沈預設為除了不遺餘力的保護和扶植新興勢力外,也不能忘記給舊勢力謀取福利——一切政治的本質,都是利益分配,好的分配方式,就是利益均沾,大家都有好處,矛盾自然緩和,爆發的時間自然推後。而且無須擔心這樣會養虎為患,因為財富到了舊勢力的手中,大多都被揮霍和儲存起來,並無法使他們更加強大。

當然,如果在一個封閉的國度裡,他縱有通天之能,也無法讓所有利益階層都滿意,但天意讓他身處在大航海時代的前期,放眼世界,有足夠的金山銀山分配給各利益集團,所以才給了他不斷妥協、爭取時間的資本。

是的,時間是最重要的,史無前例的白銀大流入,將第一次改變華夏自古以來的惡性通貨緊縮貨幣的豐富,將極大改變社會的交易方式、生產關係,解放生產力、釋放消費能力繼而人們的價值觀念,理想追求,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變革的浪潮即將不可阻擋的湧起,財富膨脹、物慾橫流的時代就要來臨,大明要麼像兩牙那樣沉迷享樂,墮落無可救藥,最後走向自我毀滅;要麼像英國那樣利用天量的財富,完成從農業國向工業國過度,繼續領先世界五百年

向左,是光輝的天堂,向右,是墮落的地獄,這就叫時代轉折點。在上一個時空裡,大明已經在享樂主義中失敗過一次,而今邁步從頭越,又怎能再走一遍老路?

偉大的先行者、思想家、政治家沈默沈拙言,在從乾清宮回內閣的路上,心潮澎湃的如是想道。

但當他一進入文淵閣,便立刻把那些瘋狂的東西壓在心底,面上恢復了謹慎低調的微笑。

~~~~~~~~~~~~~~~~~~~~~~~~~~~~~~~~~~~~~~~~~~

進去正廳,眾人已經收拾東西,結束上午的辦公,沈默不好意思的笑笑,便跟他們去‘食堂’用餐……別笑,就是食堂。且與沈默上輩子常吃的機關食堂,是一個意思。國家為官員提供工作餐,其源遠流長可上溯秦漢,後由唐太宗普及推廣,遂為定製,唐人書中雲:‘京百司至於天下郡府,有曹署者,則有公廚’,即使對官員最摳門的國朝,也沒取消這項福利。

除了天子請客的‘天廚’外,就數是宰相辦公的政事堂廚,簡稱‘堂廚’,檔次最高。而其就餐場所,便稱‘食堂’。《唐會要》裡說,高宗時,宰相們曾以“政事堂供饌珍羹”為題開會討論,削減伙食標準的問題,但有人反對說:‘這頓豐盛的公餐,是皇上對中樞機務特別重視的表示。如果我們不稱職,就該自請辭職以讓賢能,不必以減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