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部分(3 / 4)

就算那些罪過都是真的,徐華亭一股腦昭示天下,讓人怎麼看先帝和當今兩代君王?”頓一頓,情緒越發激動道:“再說那齋蘸的事,他徐階少摻和了嗎?那些大興土木的工程,還不都是他父子在籌劃這都成了先帝的罪?就算覺著不對,為什麼先帝活著的時候不提出,反而俯首帖耳的附和著。現在人一死就開罵,這不是犧牲先帝,來保全甚至成全自己嗎?此乃臣子所為耶?”

說完,與郭樸相對落淚道:“我等不忍也……”

沈默也陪著嘆了一陣子氣,心中卻大不以為然。

真是抱歉,昨天發請帖去了,回來想至少寫一章,誰知困得一團漿糊,寫著寫著就歪倒睡著了,一睜眼就八點了,趕緊寫完發出來。今天多寫點,補償一下大家。

更新最快

第七六七章 《登極詔》(中)

高拱這話其實有些矯情,嘉靖的胡作非為、徐階的無可奈何,他都是看在眼裡的。若是徐階真的直言不諱的話,恐怕也就沒有這份出爐了;如果沒有這份,要想改正嘉靖的錯誤,肯定會困難許多。

這裡面的邏輯並不複雜,高拱豈能搞不清楚?他之所以還要這樣說,無非是對徐階有怨氣,借題發揮罷了。

沈默不禁暗暗搖頭,心說這話要是傳出去,多少人得側目而視,嘀咕高拱怎麼這樣?站著說話不腰疼?徐階的難處你就看不見?還是說非得他直言壯烈了,然後把擬的機會讓給你,才算是好樣的?

真讓你寫的話,八成比徐階罵得還狠!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自己真得不顧師生名分,站在高拱這邊,也不可能把徐閣老擊敗的。俗話說,人心向背定成敗”現在大快人心的已經公佈,徐閣老將得到萬眾擁戴,其權勢遠超當年的嚴嵩,選擇這個時候和他對著幹,死相一定很難看。

高拱多聰明的一個人啊,怎麼就看不清這點呢?莫非入閣驟貴使他自我膨脹,已經不能正確認識雙方的力量差別了?

沈默還真猜對了,高拱這人確實器量不大,否則也不會三番兩次挑戰徐階。以前,兩人尚且只是言語上的交鋒、內心裡的較勁兒,現在一出,自以為新君帝師、必登首按的高拱,卻完全被排斥在密議起草之外,惘惘若失之餘,情感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加之他已經知道,胡應嘉彈劾自己的事情,堅信那是徐階在幕後指使,欲置自己於死地,所以他認為自己已被逼到懸崖邊上,不想粉身碎骨,只能奮起反擊。

高拱把反擊的希望,寄託在了新君的上。

如果說《遺詔代皇帝的最後陳詞,就是新任皇帝的就職報告,這兩道詔書前後呼應,是王朝更替的最醒目標誌,且同樣具有強大效力一一是先帝留記,嗣皇帝理應恭謹恪行;而則是以當今皇帝的名義,頒佈的政策宣言,本人根本更應信爾

而且它們還有個共同的特點——大都由輔政大臣來草擬,自不消說,兒子哪能擅改老子的遺記,哪怕只是以他老子名義擬就的;則因為新君初臨大寶,對國計大政還不瞭解,威信也沒樹立起來,所以還得照著大臣的意思來。

再道詔書從效應上講,是差不多的。所以高拱希望自己能主導,抵消掉對徐階的加加……既然是以新君的名義頒佈,想拿到主導權,得到新君的支援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高拱覺著憑自己和新君的親密關係,真要爭起來的話,徐階肯定拍馬難及,但要是沈默支援徐階的話,他就沒把握了。在開戰之前,為免大意失荊州,高拱覺著有必要先做通沈默的工作。也沒指望著他會幫自己,只要能保持中立,高拱就很滿意了。

沈默明白了高拱的意思,但他不可能站在高拱這邊,因為他根本不迷信的作用,道理不難理解……要是和南轅北轍,完全推翻先帝遺記的話,新君就會落下不孝的惡名,起草大臣更要被罵,不忠不孝,;若是和雷同,人們也只會認為是徐階的功勞,不會領他高拱的情。

還有個辦法,就是基本肯定的思想,但改變其具體的措施,這是唯一不用承擔輿論壓力,還能彰顯撰寫者存在感的方法。但問題是,徐階張居正所擬的詔書,言簡意炫到了極點,尤其是在具體措施上,更是惜墨如金,只將眾望所歸、不得不做的事體……諸如罷齋蘸、停土木、止採買、起復建言得罪大臣……一一列出;其餘但凡可以商椎的措施,皆用留白。

不管你裡怎麼寫,也只是在其留白上塗鴉,都對前者沒有影響……除非你敢倒行逆施,那就不只是不忠不孝的問題,直接禍國殃民了。

總之,一份‘偉光正’的珠玉在前,根本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