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瑞想了想,剛才確實說得太過官方,便道:“很簡單,就是我想要全村的所有田地,大家可以選擇租給我,或者以地入股,跟我一起賺錢,當然你們不租地給我,也行,我可不是搞什麼強權主義。”
聽到張程瑞又要租種田地,鄉親們那叫一個開心啊,畢竟之前張程瑞租種土地的福利擺在那裡,誰不願意把田租給張程瑞啊!
“瑞哥你這是啥意思啊?啥叫以地入股啊?”聽到這次多了一個選擇,馬上就有人詢問了。
“所謂以地入股,就是大傢伙可以用你們的地作為股份,參與到我的農業生態種植模式中,在這期間你們的地還是你們的,個人管轄各自的地,只不過種什麼,養什麼由我來決定,種田所需要的成本由我來支付,如果賺錢了,除去成本之後,你們佔七成利潤,我佔三成!”張程瑞大聲的說著。
張程瑞把合作社的概念大體的說了一遍,剛說完底下就嗡嗡的響起了一片討論聲,張程瑞也不打斷他們,任憑他們討論。
這個以地入股的辦法,他從上年搞生態種植就已經盤算在腦海裡,只不過那時候沒有幹出點成績,沒有賺到錢,貿然提出來根本就不會有人贊同,現在眾鄉里知道張程瑞賺錢了,這時候提出來,既能增加張程瑞的整體收入,又能帶領村民共同富裕,實在是不錯的模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張程瑞就想透過這種方式改變鄉村貧窮落後的景象。所以,張程瑞想出了這麼一個以地入股的辦法來,有錢大家賺!這樣既可以把大家綁在一起,又不至於大傢伙因為張程瑞賺錢了,而嫉妒或者仇視張程瑞。
過了一會兒,有個外出打工歸來的村民站了起來,大聲道:“賺錢了分紅,那如果要是賠錢了呢?”
“對啊,瑞哥,賠了錢怎麼辦?”不少村民說出自己的擔心,他們雖然知道張程瑞上一年種水稻賺了錢,可現在叫他們跟張程瑞捆綁在一起,雖然大家都希望賺錢,但是做生意哪有穩賺不賠的!若是虧了錢,豈不是一年的收入都沒了?
所以很多人都提出自己的擔心。
“萬一要是賠錢了,自然就沒有收入,成本分攤的比例也一樣,你們七成,我三成。”張程瑞繼續說道,以他的資產,就算來年全虧了,讓他承擔費用這自然沒有問題,不過張程瑞可不想培養鄉親們這種穩賺不虧的思想,以後若是有什麼利益損失,他們一定會怪責張程瑞本人,所以張程瑞決定讓他們明白這買賣之間的關係,一切買賣都是自願,成果各自承受。
“哇,那你不是賺大發了,什麼都不用幹就佔三成利潤!”
“對啊,這不厚道,鄉親們,我們走了,別聽這人吹bb。”有不少人一聽到張程瑞的說話,就不樂意了,特別是
賠了就沒有收入還要負擔成本費用,不少鄉親們都打了退堂鼓,還有的當場就散了,不過那些都是外出打工歸來的比較多,真正見過張程瑞賺錢的人還是有點心動的,例如劉福貴的老婆,劉大嬸。
她見張程瑞賣水稻賺錢之後,曾經讓自己兒子上網,查過什麼是生態農業,見到不少人賺了很多錢,現在張程瑞重提這生態農業,她自然想參一腳。而且張程瑞這短短一年來種水稻、買卡車、修電站、辦蘑菇場、包了山頭,這些都是大筆大筆的錢,她明白到這張程瑞是個賺錢能手,他提出這合作社模式,無非就是做生意賺錢,既然張程瑞敢做這個生意,那就是有賺錢的把握。
所以劉大嬸決定賭一把,沒準來年兒子的娶媳婦錢就有了。
“福貴嫂,你可想好了,以地入股之後,我只提供技術還有初期成本的支付,而且賺了錢之後除去成本,再七三分賬!”張程瑞趕緊說道:“還有,這個以地入股,也是要跟我簽訂三年合同,三年內不得退出這模式!”
“行,沒問題,你怎說怎辦,賣紅椎菌的時候,你的信譽大家都知道,我還怕你蒙我嗎!”劉大嬸馬上說道。
劉大嬸的說話,倒給不少村民提了個醒,不少人還是覺得有賺可賺,而且自己的地還是自己的,賺到的也絕大部分歸入自己的荷包,所以還是有幾十人選擇了以地入股,連張順德這個老一輩也選擇加入張程瑞這個行列,當然絕大部分還是選擇安全保險的賺錢法子,以一定的價格租地給張程瑞。
一下午的時間,大傢伙就討論好了,在張順德的主持下,張程瑞和鄉親們簽訂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