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運明顯對銅爐更珍愛一些,笑道:“王世襄的銅爐收藏是一絕,他對銅爐的情結,源於老鄰居趙李卿先生的薰陶。趙李卿先生為民國時藏爐大家,而那次徵集的4具銅爐,皆為趙李卿舊藏,出了這兩個最好的,還包括明末清初“另有明末清初“澹庵”款沖天耳三足爐以及明末清初“思山”款橋耳三足爐。”
吳天緣看了看書房一旁百寶閣二三十個銅爐,明白上次為什麼馬運願意用六個換漢代玉劍。新手開始收藏,見到什麼都喜歡,什麼都想買。只有過了一段時間,隨著審美和眼光的提升,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
馬運不愧是大商人,就算不懂收藏,但作為投資,知道買名家舊藏沒錯!手裡這些王世襄舊藏,雖然貴,但保值能力強,現在再上拍說不定還能賺一把。
“你也看到,手裡現在有不少銅爐,但人比人死,貨比貨扔!今天見到你手裡的宣德三年,哎!”
馬運一咬牙,大氣道:“隨便選,喜歡什麼就拿什麼,為了宣德爐,拼了!”
“真的?”
馬運正色道:“只要老弟願意把宣德三年給我,最好吳邦佐的仿爐也一起,還有爐譜,三件勻給我,這裡隨便挑!”
吳天緣點點頭,他不會客氣,這是規矩,再說自己手裡是真正的宣德三年珍品,還有最接近的高仿吳邦佐和爐譜。要不是馬運是土豪,留著人脈以後用,還真不一定給他。
“那我就不客氣了!”
吳天緣首先肯定拿起明紫檀筆筒,這個是明星拍品,對於中正下次專場有重要意義。
然後又選了六個銅爐,都是王老舊藏,不過他留個心眼,只選那些重複類似的,留下一些精品給馬運。
“好小子,仗義!”
馬運自然不傻,知道吳天緣是手下留情,在他心裡別說是六件,就是都拿走也願意。畢竟這些還能用錢買回來,宣德三年買都買不到!
“對了,這裡還有一些小玩意,都是王老的舊藏。葫蘆、鴿子哨,還有一套訓鷹十二旋,你都拿走!”
馬運很欣賞吳天緣,小老弟人不錯,乾脆把早年拍的一大堆小玩意都給他,他現在眼光高,這些拍賣給有緣人更好。
最後吳天緣帶著明代筆筒和八個銅爐,加上一大包小玩意離開別墅,兩次下來他和馬運算是持平。上次他佔了便宜,這次用宣德三年也算還清。馬運看來對自己印象不錯,以後長期交往,人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