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吳天緣故意在誘導劉掌櫃,他一眼就看出三個銅爐有很細微的差別,因為他手裡有真宣德三年,很容易鑑別。
其中兩個那種光華內斂的感覺用語言形容不出來,總之看見就被深深吸引,不能自拔。
“一個是吳邦佐後仿,這兩個實實在在是宣德三年,而且是宣德兩字款!”
傳聞宣德爐一共有五種款識,從宣,宣德,宣德款,明宣德制,大明宣德制。有人說還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至今真正的宣德三年有幾個款識還不知道。吳天緣手裡最少有兩個,宣、宣德。
“咦?馬運那個土豪不是喜歡宣德爐?”
吳天緣突然想起什麼,看著桌上兩個一模一樣的宣德款,自己有宣字款,再要一個宣德兩字款就夠。上次看馬運手裡一下子就出手六個王世襄舊藏,估計還有,打電話問問。
“什麼?你弄到宣德三年爐?好,馬老家見!”
等吳天緣趕到馬老家,馬運竟然已經到了,原本正在開會,一聽有宣德爐,直接飛奔過來。
“這是剛到手的宣德兩字款,還有吳邦佐的爐譜,請馬老先看看。”
吳天緣故意來馬老這裡,畢竟是重器,有馬老看過才放心,馬運也是這個意思。
“我看真!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宣德爐!”
馬定祥和馬運第一眼就被宣德爐深深吸引,好一會才緩過神,馬老感嘆道。
“還有這個吳邦佐編撰的爐譜,珍貴異常,這是我見過唯一的明版,光這個就有巨大的研究價值。”
馬老趕緊照相,留下來自己收藏一份,這是最權威的研究宣德爐史料,珍貴無比。
“老弟,說個價!”
馬運抱著宣德爐,激動著,這是他第一次見到真正宣德三年,對於收藏宣德爐來說是無上榮耀。
“老哥,要是賣錢我直接上拍不更好?上次看您手裡有不少王世襄的舊藏,是不是這幾年的拍賣都是您舉牌?”
“嘿嘿,不錯,國內王世襄專場大部分都是我電話委託,很多都在我那裡。”
“今年是王老誕辰一百週年,中正準備徵集王老的舊藏,您看?”
馬運一定,大手一揮:“沒問題,只要你願意把宣德爐勻給我,隨便拿!”
宣德爐被馬老留下先研究,馬運帶著吳天緣回別墅,選藏品交換。
“這麼多刀劍?”
吳天緣一進巨大的展廳,很是驚訝,沒想到這裡有幾十把歷代刀劍,很是壯觀。
“不錯吧?這都是我十幾年千辛萬苦找來的寶貝!”
馬運自豪道:“刀劍收藏是小門類,這幾年才有拍賣,早年我都是託人四處打聽,有好東西就去買。錢不多,但精力和時間沒少花,下一步就是提升藏品的質量,希望有精品出現。”
“這不是王世襄老爺子的那個明中期魚龍海獸紫檀筆筒?原來在馬哥手裡?當年可是引起不小的轟動!”吳天緣第一眼就被書房黃花梨案子上那個沉穩大氣的紫檀筆筒吸引,吃驚道。
要說這個筆筒真不一般,在2003年中國佳德秋拍中以207萬元被翦淞閣主人黃玄龍拍得,時隔十年後,在2012年,再次出現在中國佳德專場上,以880萬元起拍,在激烈的競價之後,最終以2820萬元成交,拔得全場頭籌。
“當年資料我看過,只是知道是一個內地買家電話委託最後拿到,沒想到就是馬哥?”
“哎,我也沒想到那天很多人跟我搶,最後竟然拍到三千萬!實話實說純以材質和工藝來說,這個的確值不了那個價!不過是偶像王老爺子的心愛之物,也就算了。”
吳天緣笑了笑,他能感覺到馬運還是有些小後悔,這個筆筒是真貴!
“你小子眼睛真毒,一眼就能發現這裡最得意的收藏之一,提前告訴你,我這裡有文房三件寶!王老爺子的紫檀筆筒是一件,還有兩件,你繼續說!”馬運哈哈大笑,得意著。
吳天緣又拿起案子上一個寶光溫潤的香爐,細細的把玩著道:“這個應該就是明末清初“爇名香兮讀楚辭”款沖天耳三足爐,聽說是王世襄先生主用作書齋清供,一直放置在其案頭的把玩之物。”
“這個“玉堂清玩”款戟耳爐,是他所藏二三十座戟耳爐中的第一,常置夫人案頭,朝夕爇香餅。不過我記得當時在佳德上都是因為底價太高而流拍?”
“當時我也是因為底價太高,沒有在現場舉牌,不過後來還是太喜歡,忍不住事後協議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