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喝茶也講緣分(1 / 2)

小說:黃金耳 作者:雅玩居士

“日本茶人在舉行茶會時均抱有“一期一會”的心態,意思就是即使同主同客可反覆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

柳華生深有感觸道:“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不再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此便是一期一會。”

“這種一期一會”的觀念,實質上就是佛教“無常”的體現。佛教的無常觀督促人們重視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當茶事舉行時,主客均極為珍視,彼此懷著“一生一次”的信念,體味到人生如同茶的泡沫一般在世間轉瞬即逝,並由此產生共鳴。於是與會者感到彼此緊緊相連,產生一種互相依存的感覺和生命的充實感。這是茶會之外的其他場合無法體驗到的一種感覺。”

吳天緣突然恍然大悟,終於明白為什麼茶是修行的必要手段,道家和佛家都崇尚茶道的原因。一期一會?有道理!

“日本茶道講究過程,更衣觀賞茶庭初茶茶食中立濃茶後炭薄茶退出銜接,缺一不可。”

“一般茶會的時間為四個小時,太長容易導致客人疲憊,太短又可能無法領會到茶會的真諦。茶會有淡茶會和正式茶會兩種,正式茶會還分為“初座”和“後座”兩部分。為了辦好茶會,主人要東奔西跑的選購好茶、好水、茶花、做茶點心及茶食的材料等。”

“茶會之前還要把茶室、茶庭打掃的乾乾淨淨,客人提前到達之後,在茶庭的草棚中坐下來觀賞茶庭並體會主人的用心,然後入茶室就座,這叫“初座”。主人便開始表演添炭技法,因為整個茶會中要添。”

“日本的茶道品茶是很講究場所,一般均在茶室中進行,茶室多起名為“某某庵”的雅號,有廣間和小間之分。茶居室一般以“四疊半”,約為9平方米為標準,大於“四疊半”的稱為廣間;小於“四疊半”的稱為小間。”

“然後在茶室門外的一個水缸裡用一長柄的水瓢盛水,洗手,然後將水徐徐送入口中漱口,目的是將體內外的凡塵洗淨,然後把一個乾淨的手絹,放入前胸衣襟內,再取一把小摺扇,插在身後的腰帶上,稍靜下心後,便進入茶室。”

“茶室分為床間﹑客﹑點前﹑爐踏等專門區域。室內設定壁龕﹑地爐和各式木窗,右側布“水屋”,供備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潔用具。床間掛名人字畫,其旁懸竹製花瓶﹐瓶中插花,插花品種和旁邊的飾物,視四季而有不同,但必須和季節時令相配。”

“每次茶道舉行時,主人必先在茶室的活動格子門外跪迎賓客,雖然進入茶室後,強調不分尊卑,但頭一位進茶室的必然是來賓中的一位首席賓客,其他客人則隨後入室。來賓入室後,賓主相互鞠躬致禮,主客面對而坐,而正客須坐於主人上手。”

“這時主人即去“水屋”取風爐﹑茶釜﹑水注﹑白炭等器物,而客人可欣賞茶室內的陳設佈置及字畫﹑鮮花等裝飾。主人取器物回茶室後,跪於榻榻米上生火煮水,並從香盒中取出少許香點燃。”

“在風爐上煮水期間﹐主人要再次至水屋忙碌,這時眾賓客則可自由在茶室前的花園中散步。待主人備齊所有茶道器具時,這時水也將要煮沸﹐賓客們再重新進入茶室﹐茶道儀式才正式開始。”

“客人一般在敬茶前,要先品嚐一下甜點心,大概是為避免空肚喝茶傷胃,而且抹茶可能會比較苦,所以先品嚐一下點心,可以避免抹茶的苦澀。”

“敬茶時主人用左手掌託碗﹐右手五指持碗邊﹐跪地後舉起茶碗,恭送至正客前。待正客飲茶後,餘下賓客才能一一依次傳飲。飲時可每人一口輪流品飲,也可各人飲一碗,飲畢將茶碗遞迴給主人。主人隨後可從裡側門內退出,煮茶,或讓客人自由交談。在正宗日本茶道里,是絕不允許談論金錢、政治等世俗話題的,更不能用來談生意,多是些有關自然的話題。”

“那柳叔現在應該是茶道大師了吧?”

柳華生微微一笑,自傲道:“這次閉關我終於突破心境,得到天龍寺禪師的認可,成為日本最年輕的茶道大師。”

吳天緣高興恭喜柳華生,這個茶道大師來的很及時,自己身邊多了一個大師級人物,意義非凡。

“日本現存不到二十位茶道大師,多為六七十歲,出身都是茶道世家,流派傳承很清晰。”

“現今日本比較著名的茶道流派大多和千利休有著深厚的關係,其中以裡千家最為有名,勢力也最大。自千利休在秀吉的命令下剖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