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百姓寄信的郵票,孫兒以為售價五錢即可。至於爺爺的限量墨寶,以及諸位臣工的墨寶丹青,孫兒以為該是要定價高一些。”
說著,朱允熥沉吟著:“孫兒認為,爺爺的墨寶郵票,定價一百兩也不算少的!至於諸位臣工的郵票,依照諸位大人的官階和製作數量,十兩到五十兩不等,大抵是可以的。”
一百兩隻能買這麼一張小小的郵票?
朱元章滿臉的詫異,忽然對自己的墨寶能不能賣出這麼高的價錢產生懷疑。
就連詹徽等人亦是遲疑起來。
“皇太孫,定價如此之高,那些商賈士紳,當真會購買?”
朱允熥點點頭:“我大明開國已有二十四載,民間逐漸富裕,商賈士紳家中頗有錢糧。而爺爺和諸位的墨寶郵票,本就製作不多,且非是經常製作,不過是年節或是特殊之日製作售賣。”
“有爺爺的聖名,還有諸位臣工的賢名,恐怕到時候朝廷要面對的不是賣不出去,而是買的人太多的難題了……”
說到這裡,朱允熥不由想到曾經,自己看到過無數的紀念票、紀念幣,自己也去規定的地方準備購買,但沒有一次是能夠買到的。
就可以知曉,中原人對這種帶有特殊性和紀念價值、收藏價值的東西,是何等的狂熱。
那可是皇帝老爺子的墨寶哎!這邊還有朝中部堂大人們的筆墨丹青哎!
這是尋常人平日裡能夠接觸到的東西。
朱允熥甚至在想,過些日子一旦自己將這些東西推行售賣,那些人將老爺子的墨寶買回家之後,是不是會幹出將之供奉起來的事情。
他甚至想到,若是一旦驛站郵政化改革做的徹底穩固了,往後朝廷每有部堂尚書們新上任,就要開發一套對應的紀念郵票。
說不定到時候朝中的這些老大人們,平日裡比拼的就不是自己得了多少賞賜,官職有無升遷,而是要比較誰的郵票賣出的更多,誰的價錢更高了。
更不要說,大明如今連連征伐,每有得勝凱旋,朝廷還可以推出紀念郵票。
這都是錢啊!
就差裝上核動力了!
詹徽等人回味著朱允熥的解釋,不由的沉吟暢想起來。
自己這些人可都是大明的部堂尚書們,平日裡下面的人想要巴結都找不到門路,這時候有了他們的墨寶丹青郵票售賣,恐怕當真如皇太孫所言,只要一經推出,就會遭到瘋搶。
朱元章則是拍下了最後的板子:“這件事咱允了,你帶著翰林院和禮部去辦這件事情。”
得。
老爺子肯定還是抱著那套,誰提出的事情,誰去解決的態度。
自己這會兒還要辦萬壽節的事情,現在又擔下了驛站改制,推行郵票的事情。
朱允熥心裡滴咕了一聲,起身領旨謝恩。
隨後便回頭目光不斷的打量著,最後看向已經神色惶惶的翰林學士解縉身上。
在解縉心中大呼不妙的時候。
朱允熥已經是開口點名道:“解學士,既然你是翰林出身,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了。爺爺和朝中諸位臣工的丹青墨寶,你這兩天要到手,就帶著翰林院和禮部,抓緊時間將事情做完。”
都是未來的內閣班子,朱允熥發誓自己是抱著提前培養解縉他們,給他們加擔子才會有此決定的。
本就直覺不妙,終究還是被事情壓下來的解縉,低著頭苦笑一聲,而後抬起頭拱手道:“臣領命。”
一旁,這些日子忙活的不停的戶部清吏司主事夏原吉,則是躲在一旁,不住的偷笑著。
叫你解縉整日裡吹噓自己是翰林院的人,每日只要修書修史。
皇帝老爺子的萬壽節就要到了,若是辦不成這件事,回頭就讓皇太孫給你腦袋砍了!
解縉全然不知自己的最佳損友,是在心中如何的誹議自己,目光忽的鎖定在一旁偷樂的夏原吉。
夏原吉心中一跳,以為自己的心思被對方知曉了,趕忙收斂臉色,低聲道:“大紳兄要作甚?”
解縉笑笑:“皇太孫將這事交給咱來辦,可驛站這件事情,我記得上次皇太孫是交給維喆兄去辦的吧,煩請維喆兄這幾日辛苦些,儘快先將直隸地方上的驛站詳細,交給咱。”
“……”原本還偷著樂的夏原吉,頓時面露苦澀。
這怎麼事情到頭來,還是將自己給牽扯進去了,自己竟然忘了這一茬!
而在另一頭。
朱元章滿心喜悅的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