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
試行改革的聲響久久迴盪不息。
朱允熥自己也很是動容,天下興亡百姓皆可。沒了百姓的支援,大明江山絕無可能千秋萬世。而那些官紳,即便是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只需要易發跪地,就又能繼續享受這太平富貴日子。
他目光真摯的望著朱元章,一聲低嘆,隨後充滿期許希望的說出自己的願景。
“國朝開源,而民永不加賦!”
朱元章的眉頭動了一下,目光逐漸深邃起來。
坐在輪椅上的朱標,那雙還不曾康復過來的腿,卻是忽的一抖。
朱標臉色難以分辨的低聲念道:“永不加賦……”
朱允熥點著頭道:“是的。孫兒通盤浙江道情形。擁地百姓少,而為商賈做工之人多。無田者甚多,如此之下,對百姓徵收田畝賦稅,何以為繼。
糧食是從田地裡長出的,不是平白變出來的。不論誰人佔地,朝廷只徵收這塊地的定數賦稅,地方也無法再施展手段,隱瞞朝廷。朝廷每歲田畝收入,也有底數。
而官紳商賈本就多有優待,朝廷給予他們優待,按數繳納賦稅,本就是他們的職責義務。”
說到這,朱允熥則是看向老爺子:“爺爺,咱家是從鳳陽孤莊村走出來的,是從百姓裡面走出來。何以只徵收他們的賦稅,而對那些受天下人供養的官紳商賈們優待?於百姓而言,何其不公?”
朱元章這時候目光閃爍不斷。
他低聲念道著:“從百姓裡面走出來……是啊,咱家不能忘了本啊。”
見老爺子這般說,朱允熥激動道:“爺爺是同意了?”
朱元章看向乖孫,正欲開口。
前頭孫狗兒則是走了進來:“啟稟陛下,朝中部堂們到了。”
……
錦衣衛衙門今日收到浙江道錦衣衛傳回的奏報。
同樣的,在應天城裡的朝堂各部司衙門,在今天也如同雪花一片的收到一封封來自浙江道的奏章。
上面無一例外,都是在說浙江道正在經歷雪災,地方發生民變,寧波府遭遇倭患。
詹徽等人走進偏殿內,躬身低眉看向神色憂慮的天家三人,心中微微一緊。
“臣等參見陛下、太子爺、皇太孫。”
朱元章微微抬頭,掃了一眼這些部堂官員們。
“浙江道的事情,都知道了?”
“臣等已知曉。”
“嗯。”朱元章點點頭:“來的路上,可都商量了,有何辦法現在該拿出來了。”
眾人頓生疑惑,皇帝沒有一開口就訓斥他們無能,浙江道無能,致使地方生變。反倒是直接跳過了訓斥,直接徵詢他們的意見。
作為朝堂文官總領,詹徽小心翼翼的上前一步,躬身抱拳開口道:“回稟陛下,臣以為當下要行文浙江道,安撫地方,開倉賑濟,給米給衣,還要建造棚屋,不可令遭了雪災的百姓凍在野外。
朝廷亦要調撥錢糧運往浙江道,用於賑濟百姓。兵部、都督府需行文浙江都司,出兵嚴防各處,鎮壓亂民,清繳寧波府內倭患。”
朱元章點點頭,這都是歷來賑濟的慣例。
他又說道:“可算出,這次朝廷要拿出多少錢糧。”
戶部尚書趙勉立馬出列:“回稟陛下,戶部已經算過,這一次浙江道雪災涉及甚廣,除嚴州、衡州兩府,浙江道境內幾乎盡都遭了雪災。浙江道地方官倉之中本就沒有多少存糧。朝廷這次大概要花費錢鈔三十萬兩,糧食五十萬石。”
聞言,朱元章眉頭一凝:“三十萬兩銀子,五十萬石糧食……朝廷現今可有這麼多存餘?”
朝廷這些年一直都是捉襟見肘,唯恐一年裡地方上多生幾場災害。
趙勉這時候卻是笑了笑,不忘看向朱允熥一眼:“回陛下,今歲秋糧都已解送入庫,五十萬石的糧食朝廷也能拿得出手。至於錢鈔,本來庫裡也是寥寥無幾,幸好前段時日有皇太孫獻出的驛站改制事。
目下已在直隸全境推行數月,浙江、山東、河南、湖廣、江西、福建六道也推行了半月有餘,戶部倒是也積攢了不少錢鈔。”
難得聽到朝廷不缺糧不缺錢,能夠從容賑濟災情。
朱元章臉上的憂慮不由一鬆,又見趙勉這時候提到乖孫弄出的驛站改制之事,為朝廷賺了那麼多銀子。
他不由的輕笑著看向朱允熥:“沒成想,你小子倒是又立下一功。”
詹徽適時的開口附和誇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