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文官們的嘴皮子(2 / 3)

小說:大明嫡子 作者:肉絲米麵

子從淮右走出來的那些開國勳貴。

孝慈皇后在世的時候,皇室和勳貴們的聯絡都是由老人家親手操辦的,後面便是皇后薨逝,也是有後宮的娘娘們和當初的呂氏在操辦。

如今東宮裡頭沒了當家的女子,太孫府又開在了宮外。

勳貴家的女卷們,來太孫府總是要比請旨入宮來的容易,也更方便這些人家保持和皇室的積極關係。

“這些都是體制,國朝穩定,這些事情就少不了。”朱允熥輕聲解釋著,低下頭才發現沐丫頭已經在自己懷裡睡著了。

他的臉上溫暖一笑,轉身拖著沐彩雲小心放平在床上,又轉身到了靠在軟榻上一直熟睡著的湯鵲清跟前。

朱允熥的動作很輕柔,如同是在抱著一件最精美的瓷器一樣,動作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的顛簸。

將湯鵲清也放在床上後,朱允熥為兩女蓋好被褥,這才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裡衣,穿戴上衣袍飾品出了裡屋。

外屋,彩蓮、彩蝶兩丫頭靠牆坐在凳子上,眯眼休憩,全然不知朱允熥已經走了出來。

這大概就是整座府上有了主心骨在的時候的樣子吧。

朱允熥輕手推門,踏出屋門,反手壓著門板小心將其合上。

屋外。

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孫成,早已等候多時。

見到朱允熥走出屋門,孫成便當即揮袍,踏出一隻腳上前屈膝跪地,抱起雙拳沉聲道:“臣,孫成,參見皇太孫殿下。”

朱允熥上前,伸手拍了拍孫成的雙拳:“起來吧,京中有你在,我很放心。”

孫成低下頭:“微臣職責所在。”

說完之後,方才躬身站起。

朱允熥抬眼看著此刻天色,詢問道:“現在城中情形如何?午門那邊可有鬧出亂子來。”

“城中一切照常,只是官紳人家之間往來多了些,大抵也是因為今日午門前的逼宮一時。”

孫成低聲回覆著,跟隨朱允熥的腳步往外頭走去:“午門那邊,翟善等人都已經過去勸說,臣等瞧著翟善嘴上都出了火氣泡。”

朱允熥雙手團在一起,藏在袖袍下面,默默的笑了笑:“翟善怕是勸不動這些人。”

孫成點頭道:“他是勸了不少,好話賴話都說了,甚至拿出京察威逼在場之人,只是聽從者全無一人。”

這幫被取消功名優待給驚到了的官員們,能聽進去翟善的勸說才怪。

朱允熥目光幽幽:“他們的訴求呢?”

“便是在說要面聖,說是天下讀書之人不易,有千難萬難。言下之意,微臣等以為,他們是在憂慮朝廷是會不會真的奪了讀書功名的優待。”

朱允熥冷笑一聲:“那就讓我們去看看,他們到底是何等憂慮。”

……

“我等非是憂心功名利祿,我等只是思慮天下讀書人來日生計。”

“古往今來,多少貧寒少年郎,本該坐於學堂之上,不必憂心每日米糧,不必憂心冬衣夏冰。卻因生計,而不得不困居於田畝之間。”

“朝堂功名優待,是為後世讀書人留存一份體面和從容。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此句雖好,可古今又有幾人許?”

午門前,靜跪逼宮官員們的訴求,經由最前面著紅袍官員們的嘴一一道出。

吏部尚書翟善只覺得腦袋一陣陣的眩暈,這幫人是勸又勸不動,打又打不得,只剩下自己一個人肝火暴起。

翟善忍著嘴角的疼痛,不厭其煩的開口道:“何人說了朝廷要奪了功名優待?此等空穴來風的無稽之談,朝堂之上從未有過半分議論。爾等身為朝堂官員,當兼聽則明,而非不辨是非。”

“敢問翟尚書,為何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殿下問罪孔家,將其一干人等解押回京路上的時候?”

都察院的一名紅袍都御史目光鎮定,看向翟善追問著:“我等雖不知曉皇太孫殿下到底是有孔家何等罪證,但奪功名優待的訊息,卻偏偏就發生在這個時候。敢問翟尚書,我等為天下讀書人乃至後世人所思所慮,難道不該?”

翟善兩手攥在一起,咬著牙握拳錘著手掌:“謠言止於智者!只要陛下不曾下旨,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你們的憂慮,也就不會出現!”

“這話,我們希望請見陛下之後,能有陛下親口,金口玉言。”紅袍都御史嗆了一嘴翟善,打定了主意是要從皇帝那裡得到保證。

可今日這樣的局面,皇帝又怎麼可能會見這些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