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鎮倭大軍的產出可能會有影響,加之現在朝廷種種革新,地方上一樣樣的大工程,任亨泰不由的頭皮發麻。
朝廷財政可千萬別才好過了幾年,就又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繼續那四處找錢的舊日。
“很詭異!”
解縉百思不得其解,半響後才緩緩發出一聲。
現在是個人都知道,當初的倭寇十個裡面有九個是假的。自從鎮倭大軍駐紮倭國,後來又增派了一次。
那些個窮困到需要下海做倭寇的倭人,早就被文華殿行走、兵部主事鐵鉉,給坑蒙拐騙到山西道去挖煤了。
真倭寇一沒,東南沿海的假倭寇,也立馬銷聲匿跡。但錦衣衛卻始終沒有鬆懈下來,這些年也在中山王府等人家的配合下,縷縷續續的查出了不少過去幹過倭寇勾當的明人。
至於說為何中山王府等人家會配合錦衣衛去抓人。
全是因為如今大明官辦之外的海運,都是掌握在中山王府等一系人家手上。
利益使然。
徐允恭輕嘆一聲,臉色有些難堪。
鎮倭大軍同樣是在大都督府轄下,李九江也是功勳將門子弟。
若是當真出了事,他在內閣裡的局面,將會很難過。
“太孫已經透露出了要全面經略倭國的心意,原本大都督府的計劃,是等二季度金銀入庫,便調動兵馬,增援鎮倭軍。若是……”
徐允恭覺得很難辦,恨不得現在就給李九江給提熘回來,好生的問清楚了情況。
然而就在這時候。
文淵閣外面,卻是傳來了一陣腳步聲。
很急促。
期間隱隱有甲胃之聲。
眾人本就心中雜念橫生,這時候聽到文淵閣外頭竟然有人如此不知規矩,不禁紛紛側目看向外頭。
未幾。
一名背插紅羽,身纏麻繩的官兵,疾步到了文淵閣裡間外門下。
噗通。
官兵單膝重重著地,甲裙墊在膝蓋下,砸在地上發出沉悶刺耳的聲響。
而官兵則已經是雙手抱拳,低頭頷首,沉聲道:“鎮倭大軍急報!今歲鎮倭大軍二季度解押金三千兩、銀八十萬兩,船隊出石見,復行數百里,無影無蹤,不知去向。鎮倭大軍快船搜尋,仍不見蹤跡,僅悉或為倭人所為。奏報朝廷,問策鎮倭軍當如何?”
文淵閣裡,任亨泰四人先是面色劇變,齊齊震驚。
只是轉而,也不知是誰發出了一聲輕笑。
幾人原本緊繃著的肩頭,也都鬆了下來。
解縉輕聲詢問:“可知船隊幾隻,如何配置?”
那官兵開口答道:“寶船三艘,福船五艘,樓船、蒙衝、鬥艦、座船共計二十艘。”
解縉不說話了,只是忍著笑。
高仰止眨眨眼原本還想詢問一下,只是很快便反應了過來。
一旁的徐允恭則是冷笑了一聲,而後向後靠在了涼椅上,目光澹澹的瞧著首輔任亨泰。
任亨泰很煩惱。
曹國公竟然走在了朝廷的前頭!
這讓首輔大人很無奈、很憂愁。
任亨泰抬起頭,看向三人,苦笑一聲:“曹國公這是公忠體國,還是不尊皇命?”
徐允恭輕咳了一聲,卻偏偏就是不說話。
年輕的小高閣老左看看右看看,最後看到先生給了一個眼神,這才開口道:“料敵於先,體察上意。國朝行仁義之舉,將士執王道征討。內閣是否該給李公爺一份褒獎?”
“他李九江事先都不曾知會朝廷,便弄了這麼一出把戲,還想要朝廷褒獎?”
任亨泰一聲驚呼,滿臉不悅。
只是罵了一陣,他卻又長嘆一聲,對著那急報的官兵揮揮手。
待到官兵離去。
任亨泰才靠在了涼椅上,微微閉上雙眼:“叫了禮部草擬行文吧,大明不做以強欺弱之事,卻也不能容忍餓狼啄食。”
………………
?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