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錦衣衛棒打驅逐百官【為盟主肥田麥加更】(3 / 3)

小說:大明嫡子 作者:肉絲米麵

衛,短短數年便坐上了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的位子上。

朱標則是在一旁插嘴道:“蔣瓛這個指揮使倒是坐的安穩。”

朱元章輕咦一聲,側目看向老大,哼哼兩聲:“太子以為今天這事怎麼處置?”

朱標低下頭:“一切皆有父皇聖裁。”

朱元章看向朱允熥,揮手指向朱標:“和你爹學著點,滿大明,就數他最精明瞭。”

在這二位面前,朱允熥只能是充當賠笑的角色,滿臉笑容的點著頭。

朱元章陰陽怪氣了一陣,便轉口道:“咱們家門口也容他們鬧哄哄的吵鬧了兩天,現在趕回去,已經算是給他們面子了。”

朱允熥這時候才搭話道:“孫兒以為,朝廷恐怕還要停擺些時日,今日孫成驅逐百官,他們又多了一個藉口和理由,回頭朝堂上定然是還要鬧一鬧的。”

朱標卻是皺起眉頭看向好大兒:“既以那點注意,便莫要瞻前顧後,當有一往無前之勢。中樞若有動搖,何以令天下信服?”

朱元章適時搭腔:“你看吧,我就說你跟著你爹還有的學。”

朱允熥癟癟嘴:“時下要看的不是應天城,而是地方上的動向,孫兒只是不願百姓再受動盪之苦。國朝二十多年了,天下的百姓也該踏踏實實的過上安穩日子了。”

“北地少士子,藍玉和沐英此刻都統領大軍在外,只要直隸、湖廣不亂,天下士林便惹不出麻煩。”

朱元章中氣十足的說著定心丸。

朱標亦是在一旁附和。

朱允熥低頭看向面前最新的大明堪輿:“大將軍在南邊已經有幾年了,新徵之地漢化漫長,是否該伺機遷移中原百姓前往定居?”

在應天城官場大亂的時刻,朱允熥忽然提出這樣的提議,其中含義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朱標向後一仰,靠在椅背上:“交趾道有過遷移中原百姓。占城道與西邊征討之地臨近,可往占城道先行遷移百姓,待大將軍穩定新徵之地,即可由占城道遷移百姓西行,如此也能節省朝廷耗費,更能立時組成遷移定居,不叫百姓顛簸於路途之上。”

朱元章點點頭:“待此番朝中穩定,便辦這件事情吧。”

朱允熥又道:“曹國公在倭國已有三四載,如今倭國南北兩朝趨於穩定,朝中是否該加派軍馬,守備我朝產出?”

朱元章搖頭道:“倭國不急於一時,咱們家的精力有限。若倭國有大變,便叫九江保住他們自己的性命,往朝鮮過去,等回過頭咱們就有理由打回去了。”

這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在的思路。

朱允熥不再多言,他此刻對倭國有此提議,也不過是因為解縉前番與自己說到過,如今水泥路的修建很是需要人工,若是能呼叫倭工,他就能保證朝廷即便是同時開工三條以上的水泥路,也能保證朝廷的用度不會太高。

倭工實在是勤儉節約的法子。

只是老爺子不同意,那也就沒法子,爺孫三人又往旁的地方討論起來,全然對午門外正在發生的事情於不顧。

今日裡,應天城的百姓看到了難得的一出好戲。

當無數的官員,在錦衣衛的驅趕下,逃出端門、奉天門、長安右門,到了皇城外的時候。

已經有無數的百姓得到了訊息。

百姓們不敢跨過復星橋和大中橋,便聚在太平裡和覆呈裡兩處的街面上,眺望著那些從皇城裡奪路而逃的官員們。

官員們後有錦衣衛如狼似虎,前有百姓圍觀,紛紛揮袖掩面,奪路而逃。

嘲笑聲響了整座應天城。

………………

?月票??推薦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