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團的水蒸氣鑽出來。
朱允熥無奈的搖搖頭,為沐英倒了一杯八寶茶,而後才為自己倒上一杯,淺嘗一口後才繼續說道:“有岳丈在京中,我才覺得做起事情來全然不怕。”
正要用茶的沐英眉頭微微一挑,默默的將茶杯放下,目光凝重的看向朱允熥:“很為難的事情?”
朱允熥點點頭,笑了笑:“佛門啊,本該是一群不食人間煙火的方外高人,卻偏偏也有了享用人間煙火的念頭。”
沐英沉默了下來。
大明朝的佛門是一個特殊的存在,特殊到如今幾乎每一位就藩的宗室親王身邊,陛下都會從佛門挑選出一位大師傅陪伴。
造成這樣的原因很久遠,也不宜在當下太過張揚。
可誰都清楚,這樣的做法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昭昭青史,有著無數的過往可以讓人總結教訓。
所以這些年,為了平衡這一股朝堂之外的力量,朝廷屢屢對道門表示重視。
尤以道門武當山張三丰最受推崇。
洪武初,明軍入蜀,當時太和山上的五龍、南巖、紫霄三宮盡數毀於戰亂,張三丰帶領弟子重建道觀,勸說蜀王朱椿入道未成,而後才消失於世人之中。
到洪武十七年,朱元章以華夷賓服詔求張三丰,未成。
洪武十八年,又遣人敦請三豐,未成。
洪武二十四年,再遣人求請三豐,亦未成。
如此三請之後,終不見三豐道人,然而皇帝卻並沒有表現出不忿,而是在洪武二十五年,繼續派遣人前去尋訪,終於是偶有恰逢,只是仍未入京。
而在剛剛過去的洪武二十六年,有傳聞三豐道人丹藥成,已然飛昇。
可朝廷從來就沒有中斷過尋訪三豐道人的事情。
一切,都將朝廷重視道門的態度給清楚表明,而真正的緣由更多的是為了平衡這些方外勢力。
那就是位神仙人物,沒人會去細究三豐道人的壽元究竟幾何。
兩門的平衡才是朝廷需要達成的目的。
而現在,很顯然的,其中一家出了很大的問題。
有鑑於民間關於大明是如何創立的傳言,朝廷在對待這些事情上,只能是慎之又慎。
想清楚其中的因果利害之後,沐英長出一口氣,低聲道:“殿下準備怎麼做?”
朱允熥微微一笑,舉起手中裝著八寶茶的茶杯,微微舉起示意這位沐岳丈飲茶。
而他則是淺嘗一口後,澹澹開口:“效彷古人之跡爾。”
…………
嗚嗚嗚跪求月票,這兩天還是雙倍月票,老爺們支援一波啊,兩個月都沒有到一千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