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寒月,京郊西南方去地三十里的大勝關大勝港,被秦淮新河一分為二的關口,一夥剛剛忙碌完的力夫聚在四處漏風,卻放置了一個炭爐供暖的草棚裡面。
“日月不見,天無鬥光。”
“你們說這場雪什麼時候才能真的停下來?”
力夫中為首的一人,目光深沉的向著只有了幾層茅草和蘆葦蓆搭起來的草棚外的落雪。
這些力夫都是同出於大勝關附近的村子裡的百姓。
大勝關最早可追朔至宋時,當時的朝廷再次建造烽火臺,設立巡檢塞。而後,前元增設水驛,取名大城港,有著連通長江南北貨運的作用。
等到了至正二十五年,明軍在此設伏,一舉擊敗了陳友諒征討而來的數十萬大軍。也正是因此,朱元章才將此地更名為大勝港。歷來都是應天城的江防上游的要塞以及貨物中轉的重要港口之地。
資源流通的地方,人口便會聚集的更多。
大勝關周邊的百姓,平日裡在家耕種田地,空閒時就會到大勝關來做力夫的活計,為家中多掙些錢鈔米糧。
原本,往年冬天因為節慶的原因,大勝關都是接受來自長江上游各地運送過來的貨物,雖然頻繁,但量也不算太多。
只是最近十來天,大勝港都是停船裝貨,每日都有無數的糧草物資被髮往長江上游,卻依舊頻繁。
和領頭力夫同出一村的另一人長嘆一聲:“整整十天,這雪就停了三天,昨天好不容易停了半天,一晚上就又開始下去來了。”
又有人輕嘆道:“不然朝廷為啥要在咱們大勝關發那麼多的糧草出去,肯定是上游的府縣也都遭了災。”
“陳大哥,我家有在京軍當差的親戚,他都說了,朝廷這一次連他們京軍都用了。這災啊,怕是不小,咱們這些人現如今不過是討個活口,多掙些錢。可要是災情一直不能好,咱們這些人會不會有事啊。”
便是仗著家中有在京軍當個小旗官的親戚的力夫開了口,臉色頗有些憂慮的看著被稱為陳大哥的領頭力夫。
陳勝站起身,拿起一旁的鐵鍬鏟了一鏟最劣質的煤炭送進了火爐裡。
原本橙黃色的火焰,一瞬間就變小了很多。只是很快,一道道火紅的光亮就從煤炭下來鑽了上來,很快的就將剛剛放進去的煤炭給點燃。
陳勝走到了草棚門前,探頭看了一眼外面還在搬運糧草貨物的其他村力夫們,隨後轉過身,看著自己村子裡到大勝關上來的力夫們。
他就站在草棚的門下,忽的壓低聲音道:“昨日我家那該死的婆娘,花了三十文錢去廟裡上香。廟裡面的大主持私底下和我家婆娘說,這雪啊,怕是一時半會兒停不下來了!”
“啊?”
“這雪停不了了嗎?”
“那得要下到什麼時候啊……”
一時間,草棚裡的力夫們皆是面露惶恐。
他們雖然有著在大勝關上做事的路子,能賺些錢糧可家中的田地才是根本的東西。
要是這場雪一直下下去,等過了冬來年開春之後,指定是要發水的。
那在京軍有個親戚當小旗官的力夫蹭的一下站起身:“陳大哥,嫂子是去哪座廟上的香?”
陳勝應了聲:“就咱們村南邊罐子山上的寺廟。”
那有親戚在京軍當小旗官的力夫臉色立馬變得煞白起來:“這座廟可是靈的很,主持都說了這場雪不會停,想必是會成真的。”
“這可怎怎是好啊……”
“明年咱們村子的田指定要泡水了!”
“還田泡水?咱們村子說不準都要被長江裡頭湧上來的水給衝了。”
“那咱們怎麼辦啊?”
“這老天爺到底是怎麼了,好端端的就在咱們江南下這般大的雪?”
“……”
一時間,草棚裡七嘴八舌的亂糟糟一片,人人都面露不安。
他們沒了大勝關的力夫活計,還能在家裡耕田養活一家老小。可要是連田都沒了,房子也沒了,那一家人就滅了活路。
陳勝看到同村的力夫們都不安了起來,臉上便帶著深沉的哀嘆:“誰知道是怎麼回事呢,說不定是老天爺覺得咱們江南該受這個災,所以才會降下這場雪。”
這話就像是此刻在火爐裡被燒的通紅的煤炭,忽然被人給夾起來丟進水盆裡,然後整個水盆都像是炸開了一樣。
頃刻間群情激奮。
“我們又做錯了什麼,老天爺要降下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