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狼煙四起自中原(3 / 4)

小說:大明嫡子 作者:肉絲米麵

等轉過一道河灣後,潘德善引著眾人看向大堤下那一大片被清空,並且夯實鋪平的工地。

只見在這一大片的工地上,如今依然是堆放了無數的磚石木料。在中間位置,好一片巨大的工坊,悄然的拔地而起。

幾座工坊在朱允熥的視線裡,是何等的眼熟。

他不由的看向一旁的潘德善,目光之中透露出一絲好奇。

潘德善輕聲道:「臣自徐州府之後,便往應天回了函。請大匠師調撥些人手過來,與臣用之於黃河河道之上。

這些便是前不久便開始趕工弄出來的混凝土工坊。此地不產石料,所以水泥生產,臣是定在了河南府那邊。此地只用於混凝土的生產。」

在潘德善的介紹下,朱允熥與眾人再次將目光投注到大堤下的工地上。

只見在那些工坊中,目下正不斷的有一車車的混凝土給運送出來。而後便會集中在一塊兒,交給另一批人,將這些混凝土倒入地上的一個個木範之中。

在周圍一大片的空地上,無數只木範擺放在一起,宛如一個軍陣整齊密集。

從成色上看,距離越遠的木範,裡面的混凝土顏色便越淺,越往裡則顏色越深。

在另一側的空地上,則是有無數淺顏色的混凝土長條給對方在一起,像是一道道厚實的城牆一般。

裴本之、高於光等人不知其中的原因和道理。

朱允熥卻是一眼就分辨出了潘德善此舉的意圖。

他不由輕聲開口道:「是要用水泥之法,取代石條?」

潘德善點點頭,卻又是搖搖頭:「臣等近來日常研習,深感若是用水泥之法澆築出來的這些水泥磚板,將會大大加快修築河堤的進度。

雖然水泥澆築磚板,看似工序頗多,過稱複雜,卻是可以同時大量生產的。而原先歷朝歷代修築黃河河堤所用的石條,卻需要從山上完整取下,又要耗費人力專門鑿刻成型,而後再將那些沉重的石條運到所需之地。

反觀水泥之法,卻是不許這般繁

瑣耗時。

只不過,臣等還以為,石條仍是需要用於不少地方,所以也算不上是完全取代石條。」

這便是專業人士的解讀了。

無論是新任的河南道布政使裴本之,還是按察使高於光,亦或是都指揮使於馬,對此已然是懵懂無知了。

現場便只有朱允熥繼續開口,與潘德善交談起來:「總督衙門對水泥之法的運用,可還有旁的見解或是嘗試?」

潘德善重重的點著頭,臉上流露出一抹喜色。

他揮手便指向眾人腳下大堤,往大堤的底部指了過去。

「殿下,總督衙門與張大匠師派來的人交談過,隨後得出了一條可行的法子。

只要事先用木板築範阻擋,再將河水排出,隨後以竹條……最好是有鐵條或是……鋼條為框架龍骨,最後澆築混凝土與木範之中。

只要等到這些都陰乾凝固,便是一座宛如天成的大壩水門,足可抵禦千百年以來的洪水之威。

若是以此法,使於黃河上下千里的支脈連通之處,築造一道道的大壩水門,便可控制黃河與支脈的聯絡,排出放入河水,皆可以人意定奪。」

潘德善說的很是仔細,而朱允熥卻是聽得眉飛色舞。

他知曉潘德善的治水之才,不下古人,不落後人。

但他沒有想到,潘德善對如今在大明,尚且還算是新鮮事物的水泥,竟然有了如此多的研究,甚至於是想到了水泥來澆築大壩水門。

並且最關鍵的是。

他都已經弄出來了一道混凝土水門成品。

就在自己腳下的大堤底部!

潘德善還在繼續道:「啟稟殿下,臣近日還在與總督衙門同僚商議,是否能調請太平府礦那邊,大匠師製造出來的蒸汽機運來總督衙門?」

朱允熥眉頭一挑:「你要蒸汽機做什麼?」

潘德善臉上露出一絲不好意思,搓了搓手道:「臣等以為,黃河現今大堤是可以作為主體的,臣的治河造堤之法,還是要依託現今的大堤而為。

可如今的大堤,高過地面無數,若是以人力上下運輸物資,頗為費工。而那蒸汽機,卻可輕鬆吊起萬鈞重物。臣聽聞大匠師正在以一種鋼軌鋪設,蒸汽機行於其上,便可運送重物。

臣想著,是否能在黃河大堤上,運用此物此法,也好節省民力。」

朱允熥已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