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封地,才好繼承爺爺的寄託,替咱們家守好封地,守好天下。”
這句話算是說進了朱元章的心坎裡。
當年他剛剛在應天登基,便創立大本堂,教授宮中皇子們,後來也送他們回中都去學習,去體察民情。
教育,在朱元章的心中永遠都是頭等的大事。
此刻見朱允熥有意讓宗室諸王世子回京,入學大本堂,朱元章算是徹底的邁過了心裡設下的規矩。
他抬頭看向站在自己跟前的乖孫,頗為感慨的笑著:“倒是你愈發想的仔細,這件事便辦下去了,傳旨諸藩,擇日回京吧。”
朱允熥點點頭,小聲道:“朝中,就以詔令諸王回京商議國事,遴選諸王世子入學大本堂的名義交代下去?”
朱元章嗯了一聲:“你去辦吧。”
說完,老爺子就有些不耐煩的揮揮手。
朱允熥笑笑,轉頭看向一旁的朱標,見對方也沒有要和自己噓寒問暖的意思,便告了一聲退,從中極殿離去。
到了外頭,孫狗兒卻是迎了上來。
朱允熥目露好奇:“孫總管有何事?儘管說。”
孫狗兒搓搓手:“老奴哪能有事,是東宮那邊湯姑娘的事。”
這就讓朱允熥好奇了,問道:“她什麼事?”
孫狗兒笑著說道:“去歲湯姑娘入宮的時候,陛下的意思是要湯姑娘操持宮中的女官事,老奴這些日子也都在安排,只是不見湯姑娘從東宮過來。回頭要是陛下問起來,老奴可就是罪過了。”
朱允熥仔仔細細的考量了孫狗兒半天。
他不至於為了宮中宮娥女官那點事情,來試探自己。
便笑著搖頭道:“東宮的事情夠她忙活的了,這宮裡頭的大事,還是要孫總管來辦。”
孫狗兒果然如朱允熥所想,聽到這話,臉上不由的露出緊張:“陛下交代的事情,老奴不敢懈怠。”
朱允熥揮揮手:“回頭孤與爺爺說下,湯姑娘入宮做女官只是個名頭,總不能真的就做了這宮裡頭的女官吧。”
孫狗兒想了想,覺得太孫說的確實有道理。
那湯姑娘可是要做太孫妃的人,往後說不得就是太子妃,甚至是……
不能想了,但這樣的貴女,那就不是真的需要去操持宮中女官們的事情,到時候只要會挑人做事就行了。
如此之後,孫狗兒才將心放進了肚子裡。
見著朱允熥已經要往宮外走了,趕忙又追過來說道:“回頭老奴挑幾個懂事懂規矩,辦事也算得力的女官去東宮,湯姑娘自己挑幾個留在身邊幫襯著做事。”
這是要給湯鵲清在宮裡頭找些貼己人,留著往後做事用的。
朱允熥嗯了一聲,向後揮揮手。
孫成領著護衛們,親自撐著傘,跟在三爺身後為其遮擋風雨。
一行出了朱雀門。
朱允熥站在城門前,看向皇城東側。
今天解縉不在宮中,似乎是在翰林院有事處理。他是出宮來尋對方說事的,瞧了眼方向,便往翰林院趕過去。
洪武門東側頭前一排,從南到北是六部和宗人府的衙門。
在吏部和宗人府後面,就是翰林院的位置。
洪武門東西兩側,各有白虎街和青龍街。
白虎街在西側,兩側是中軍都督府及錦衣衛等衙門。
青龍街在東側,是六部、翰林院、詹事府、太醫院這些衙門。
走在青龍街上,到了禮部衙門的前。
朱允熥就瞧著禮部衙門裡頭顯得格外的嘈雜,這和禮部是不大相符合的。
孫成當即在一旁小聲的解釋著:“是恩科的事情。”
朱允熥臉上立馬露出瞭然的表情。
“朝廷裡頭吵起來了?”
孫成默默點頭:“都察院有御史前幾日彈劾禮部,在去歲不曾核查入朝使臣,致使倭國竟然有兩名使臣入朝,還生了狂妄之事。”
朱允熥笑了笑,一切都在如自己所料的發展著:“所以,禮部侍郎任亨泰現在想來是頭疼不已了吧。”
孫成亦是低笑一聲:“聽說原本任侍郎是要爭一爭禮部尚書的位子,這回被都察院彈劾,他是禮部的左侍郎,難辭其咎,恐怕心中已經是惱火不已,疲於應對御史們的彈劾了。”
朱允熥回望了一眼已經被甩在身後的禮部衙門,開口說道:“盯住城裡的一舉一動,尤其獅子山上出現的那幾位。”
那些人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