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
朱允熥聽著老爺子的解釋,臉上露出茫然。
皇明祖訓還有訓戒,不得宗室藩王私下書信,這是禁律。
二叔秦王朱樉,這會兒還在浙江道替自己背鍋呢,他斷然不可能這個時候私下書信給其他人的。
朱元章好似不知道事情都是他自己定的。
這時候幽幽道:“老二那個不成器的,咱叫他回來訓話,他倒是賴在應天不走,回頭又跑去浙江道,就是不回秦藩。
目下他不是讓你帶了奏章回來,奏請秦藩封地納入攤丁入畝之事,你那另外幾個叔叔啊,就覺得老二是賴在家裡不願意走了,待在家裡吃香的喝辣的,他們也嚷嚷著封地都併入攤丁入畝,也回家過好日子!”
聽到這樣的解釋,朱允熥不由的嘴角抽抽了好幾下。
二叔如今大概真的是成了背鍋的,不管什麼事都可以讓他身上丟。
至於說宗室那幾位就藩的親王要回京,吃香的喝辣的倒是假話,大概也是奔著浙江道如今攤丁入畝的事情來的。
朱樉能反應過來,在自己回京的時候拿出奏請秦藩封地納入攤丁入畝的奏章。
沒道理宗室裡頭其他人看不出來這件事情,其實是有了老爺子的拍板子,事後必然會推行到天下。
他們這是要回京來表忠心的!
朱允熥低聲道:“那爺爺打算怎麼回?”
朱元章身子向後一仰,斜眼看向大孫子:“你現在是皇太孫,也是監國,你說說咱應該怎麼辦?”
朱允熥笑了笑,拱著雙手:“爺爺要是叫孫兒回,孫兒只會說,既然幾位王叔都進了奏章請回應天,那不入選個好日子,叫幾位王叔一起回京。”
還不等老爺子拿出皇明祖訓來說事。
朱允熥便當即開口道:“爺爺已經好些年,不曾有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了……幾位王叔這些年也為咱們家裡添男添女,好些兄弟姐妹,不說爺爺,就是孫兒都不曾見過,何不如爺爺下旨,叫了王叔們和孫兒那些堂兄弟姐妹都回來,咱家也好好的過個團圓,吃頓團圓飯。”
朱元章眉頭一挑:“都叫回來?”
此時他不曾表態,但是心裡卻已經是搖擺了起來。
這些年兒子們一個個的大了,一個個被放出去就藩,一個個都擔起了事情。
雖說年年都有回京,也能在宮中住上些時日,但不要說都湊齊了,就是一次能湊出來兩個都沒有過。
還有那些生在藩地養在藩地的乖孫乖孫女們,名字他是一個個都記得,可怎麼都想不出這些孫子孫女們是個什麼樣子。
朱允熥繼續開口諫言道:“雖說都叫回來,地方上往日都會有招待,耗費不少。可這一次,官道上的驛站都已經改革初見成效,了不起爺爺下旨讓王叔們回京的隊伍少些人,除了王府出一隊護衛,其他就有地方衛所交接。這樣,王叔們也可安頓在驛站,吃飯耗費也都記在驛站的賬上。大不了,今年驛站上頭的收益少一些罷了。”
這時候,朱允熥不得不在心中佩服起自己來。
去歲是為了老爺子過萬壽節,也是為了朝廷開源以及軍轉吏的目的,才推行的驛站改制。
現在倒是可以打消了老爺子對於宗室諸王回京路上的耗費問題。
不然,每次宗室藩王回京,那一路上可是相當的鋪張,隊伍也是相當的成規模,沿途官府也必定是要盛情款待的。
這些都是耗費,且是沒有收益的支出。
如今限制諸王回京隊伍的人數,再用驛站的收益去作為消耗,朝廷和地方便不會產生耗費了。
朱元章聽得是愈發心動,但自己定下的規矩又讓他有些難以更改。
只得是幽幽轉口調侃道:“一下子回來這麼多,可不得給老子吃窮了!”
朱允熥當即噗笑出聲:“孫兒去歲售賣冰玉凍,積攢了不少錢鈔,爺爺要是怕王叔們回來吃窮了您。孫兒出這筆錢,回頭就送到內府庫去。”
出錢可以,但不能他自己直接花,還是得講規矩,走內府庫花出去。
朱元章瞥了大孫子一眼:“咱定下的規矩說破就破了?”
朱允熥低聲道:“法不過孝。再說了,您發話朝中會有異議?”
見老爺子還在那扭扭捏捏的。
朱允熥只得再次說道:“況且,如今大本堂又開起來了。這一次王叔們帶著各家孩子回來,到時候爺爺也可以瞧瞧各家的世子們,留在大本堂入學,學到了真本事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