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百姓歸城的日子,清化城外那一座座沐浴棚子就不會毛熱氣。若是有城中的百姓想要洗漱,倒是可以出城來自己燒火燒水自用。
倒是城裡的粥鋪,每日都在不停歇的煮粥發放給還沒有分配到土地的百姓們。
錦衣衛百戶看著相較於當初剛來之日冷冷清清的清化城,如今則是已經有了人煙氣息,笑了笑看向陳瓊:「此狀亦有陳公之功,陳公所請,我等自不敢推卻。」
陳瓊點點頭便不再多言,而是領著自己的幾名侍從,揚起馬鞭加快速度脫離整個隊伍,朝著清化城裡趕回去。
……
清化城城主府裡。
隨著百姓們的歸來,城主府前頭已經開始漸漸的接納了不少合適的女子做著灑掃之類的婢女之事。
城主府開出的工錢很是誘人。
每月兩石的米,足以讓這個崗位成為所有女子追求的目標。
於是,這條規定又成為了交趾道百姓誇讚感恩大明皇太孫的另一個原因和理由。
然而在後院,卻仍然是隻允許大明人長留,錦衣衛的人依舊充當著僕役的角色,更不會因此多一份工錢。
此刻,後花園的涼亭茶室裡。
一名長得頗為魁梧的錦衣衛緹騎正將一份茶具送入茶室裡。
正等他要開始為太孫和燕世子烹煮茶湯的時候。
燕世子朱高熾便滿臉嫌隙的翻著白眼揮揮手:「辛苦了,且下去吧。」…
緹騎愣了一下,然後有些委屈的縮著手腳站了起來,躬身作揖緩緩退出。
正在翻閱著最新由朱高熾這位太孫部軍司馬,整理出來的有關於清化城改土歸流安置歸來百姓報告總結的朱允熥,默默抬頭看了一眼委屈巴巴退出去的錦衣衛,又看看已經接過茶具,自顧自烹煮起來的朱高熾。
「矯情。」
面對朱允熥的嘲諷,朱高熾充耳不聞。
他一邊忙活著手上的事情,一邊開口道:「如今我部已經接納歸來百姓共計三千六百七十二戶,合人丁一萬三千三百九十六人。均每戶不足五人,依照我部對清化城的推算,已經歸來人丁超過三成。」
朱允熥將報告合起放在桌子上,拍了拍道:「一城之地人口五六萬,在交趾道這等地方,已經算得上是大城了,你們的推算想來不會有錯。」
朱高熾歪頭看了眼朱允熥,繼續道:「清化城是我們推行改土歸流的實驗地,如今回來的人丁,已經足夠我們進入下一階段的計劃了。」
朱允熥嗯了聲,隨口道:「那就讓高仰止他們那邊抽調人手過來,既然這些今科進士、國朝舉人願意隨軍南下,自然不能讓他們都待在昌化縣那邊。」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朱高熾表示了贊同,說道:「但你上次說的崗前培訓考核,尤其是思想培訓,我覺得很是重
要,必須讓他們清楚,自己來到交趾道之後需要做什麼事情,又應當如何去做。」
朱允熥笑笑,看向朱高熾:「你是我部軍司馬,這些事情你安排就好。」
朱高熾卻哼哼了一聲。
然後便撇著雙眼看向朱允熥,幽幽道:「是不是也將高仰止調過來,清化城要變成清化府,我想清化知府的位子你早就已經屬意高仰止了吧。」
朱允熥點頭道:「他是洪武二十五年的三鼎甲,恩科狀元郎。若不是我給按下來,他現在已經是在翰林院做著編撰的清貴事情,等上兩年就能去朝廷各部司做一個郎中。
現在在交趾道這等新徵之地,做一個不顯不貴的知府,算起來倒是委屈了他。」
朱高熾卻是撇撇嘴。
最朱允熥這番話,全然不信。
更是連連哼哼著,臉上一副曖昧的表情。
他哼哼著說道:「大明律,直隸應天府以外,諸道知府,朝廷冊正四品銜、領中憲大夫階、授贊治尹勳,掌一府之地,萬戶人家,轄地政兵刑賦皆掌一人之手。便是任亨朝頭個擁有狀元牌坊的人,也不曾有過這等起步。現在讓高仰止做清化府的知府,又如何算得上是委屈了他?」
朱允熥胳膊撐在了桌子上,手掌拖著臉頰,歪頭面色古怪的盯著朱高熾看。
朱高熾皺著眉,而後無奈的放下手上的活計,舉起雙手錶示投降:「我沒說對這件事有意見。我只是在想,你是不是已經下定決心,不單單是要在交趾道推行改土歸流,流通財貨。還要用高仰止來撬動我大明部司衙門正印坐堂官,須得有州府經歷之事?」…
朱允熥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