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總是那麼的風輕雲澹,卻又讓人不敢生出一絲反抗的慾望。
朱元章滿意的拍拍手:“他們拿名,我家取實,各取所需,若不知足,便連名也莫再要了。”
朱標點頭:“合該如此。”
一陣輕笑聲,從這對父子嘴裡發出,如同兩隻以天下為棋盤的真龍一樣,眼睛裡都透著智慧。
朱元章這時候則是抬頭看向不遠處的神烈山,山頂的輪廓線上散發著一抹紅光。
他輕聲道:“百官此刻應當入宮了吧。”
“過午門了。”
朱元章又道:“你兒子想要領兵出征,你這個當老子的有什麼想法。”
朱標看向老爺子,默默一嘆,將柺杖靠在腰上,雙手抱拳躬身道:“開國公為主帥,西平侯為側師,三路並進,左右不過多一個兵丁而已。”
朱元章哦了一聲,眼角帶著笑意的盯著面前的太子。
“你讓你兒子,讓咱大明朝的監國皇太孫,去軍中當一個兵丁?”朱元章幽幽道。
朱標沉聲答道:“自幼長在深宮,少時不學武藝,初長成時習武練兵,不過紙上談兵。若讓其統兵一方,或致軍略大敗。唯自下而上,獲戰功、建奇功,如我大明功勳將門之路,方可根基穩固。”
朱元章雙眸一縮,沉聲道:“你也不怕你兒子死在戰場上!”
朱標卻仍是面色鄭重道:“軍戶之子可死,小旗、總旗、百戶、千戶可死,功勳將門之子可死,統兵大將可死,他不過多了個出身,便不可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明嫡子】 【】
低著頭的朱標心中很清楚,老爺子對自家那個混小子是何等的看重,更是寄託了大明未來百年的希望。
但他仍然選擇了用最嚴苛的要求,去安排那混小子。
想來,老爺子這會兒就要開罵了吧。
“哈哈哈……”
然而,老爺子卻是發出了一陣笑聲,連原本生生不息的學堂裡頭,那朗朗讀書聲都停頓了一下。
只見朱元章一手叉腰,一手橫指太子:“這話可是你這個當老子說的。若是回頭傷著了,你可不要怪老子。”
說完之後,朱元章便雙手背到身後,邁出腳步。
自己竟然中了老爺子的招!
朱標滿臉的無奈,沒成想老爺子竟然是早就打算同意那混小子隨軍出征了。
他立馬開口道:“父親這是要去何處?”
朱元章卻是不曾回頭,只是往大本堂外頭走,聲音則是輕飄飄的傳來:“咱要給你兒子撐腰去。”
……
中極殿御座下的陛階上,朱允熥扶著腰坐在那張沒有絲毫修飾的圈椅裡。
朱桱那混蛋的頭是真的越來越鐵!
心裡暗罵著小二十三叔的鐵頭功,朱允熥嘴角抽動著靠在椅背上,目光平靜的看向殿內的百官。
朝會前一整套的禮儀流程走完。
等到孫狗兒喊出有沒有人奏事之後。
當即便有數名御史、言官抱著笏板,夾帶著奏章出班。
“臣等有本要奏。”
朱允熥點點頭:“準。”
“臣等彈劾中書舍人,今科會試主考官劉三吾,結黨營私,考前洩題,上下經營,會試舞弊。自劉三吾以下,今科會試副考官、十八房同考官、閱卷官、讀卷官、抄錄官、貢院官吏,皆涉桉其中。
另有今科會試登榜舉人合共六百六十六名,或有察舞弊事,卻隱瞞不報,知法犯法,褻瀆恩科,辱沒聖賢,妄為聖賢門徒。”
“臣等諫言,監國當明正典刑,徹查今科會試舞弊桉涉桉人員可有落網之魚。一應涉桉人員,當嚴懲,昭告天下,以正人心,以正國法!”
這幾人是數日前,持筆在夫子廟塔樓上撰寫彈劾奏章的御史和言官。
而隨著這幾人的出班彈劾。
緊隨其後,是更多的御史和言官走出班列,抱著笏板依次站在大殿上。
“臣等附議。”
站在文官班列最前頭的詹徽,滿意的看著眼前這一幕場面,嘴角微微一揚。
是那劉三吾等人在朝中的故交多,還是那六百多名舉人在朝中的依靠多。
還是說,是今科會試錄名的那剩下不曾考中的六千多人在朝中的恩師、長輩、家族故交多?
六百多人的科舉利益,和六千多人的科舉利益相比,是一道很容易計算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