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頭回到帳內的高仰止,望著臉色陰沉冰冷的皇太孫,同樣臉色也不太好。
他先是走到桉前,將那份長孫貢派人送來的奏疏拿在手中,隨後坐回位子上,開啟默默的閱讀著。
帳內,無人開口。
能被選為北巡行在的隨行官員,便足以保證這些人至少在朱允熥眼裡,是值得信任和依仗的。
而事實也是如此,這一次的北巡官員,大多都是出自心學。
山西道現在是個什麼局面,太孫會如何做,今日這座中軍大帳裡的人都是清楚的。
也正是因此,人人臉色陰沉。
彭!
一聲巨響,在中軍大帳裡響起。
眾人循聲看了過去。
只見景川侯曹震滿臉憤怒,眼露殺氣。
“放肆!當真是放肆!”
“山西道好大的膽子!”
昨日裡皇太孫才說要了讓行在戶部官員去幫著山西道清理賬目,儘早將大軍所需糧草給籌措足數。
夜裡頭,太原城裡的官府架閣庫便著了火,還是在昨天那場大雪裡,官府架閣庫被燒成一片廢墟。
曹震臉色震怒,滿臉殺氣:“山西道這是在明晃晃的掩人耳目!”
言畢,這位北巡行在最高武官站起了身。
身上的戰甲哐當作響。
“殿下,臣請教令,率軍入城緝拿一應叛逆。”
太原城裡所發生的事情,實在是太過於囂張。以至於往日裡總是會對武將言稱用兵,必然會出口應對的文官們,在此刻也保持著緘默。
而在曹震之後,帳內的行在武將們也紛紛起身。
“臣等請殿下發教令,入城平叛!”
高仰止上看皇太孫臉色,下看曹震等武將的反應,不由搖頭道:“時機未到,景川侯和諸位將軍且稍安勿躁。”
曹震當即反駁:“敢問高閣老,哪來的時機?眼下誰不知道太原城裡哪些人是叛逆?那份名錄高閣老難道是沒看過,現在太原城能做出如此張狂之事,正是我等率軍入城的機會。大軍入城,依照名錄抓人便是。”
“臣等附議。”
行在武將們再次開口。
曹震眼神慍怒。
若是太孫北巡行在不知道太原城裡的情況,倒還可以說要伺機而動,坐等太原城局勢發生變化。
但現在,明知太原城裡都有哪些人意圖起事模擬,卻還要如此遲疑,怎叫人能滿意。
依著曹震的想法,直接大軍封鎖太原城,錦衣衛和羽林衛進城抓人就是。
有朱允炆在城中,身處叛逆之中,這就是鐵打的人證。
至於物證,想來只要大軍入城,搜尋一番也定然是能找到的。
高仰止有些無奈,只得繼續出聲解釋道:“用兵當戒驕戒躁,謀事不可只看眼前,還需將眼光放的長遠一些。若是依著曹侯所言,當初殿下未曾入山西道之前,便可降下教令,調動山西道周遭大軍圍攻山西道。為何又要以身犯險,親自到了這太原城?”
帝國最年輕的內閣大臣很無奈,但高仰止也清楚,這是武將們和文官最大的不同。
武將只會去考慮如何用手中的軍隊,去解決問題。
問題解決了,事情也就會被擺平。但文官,尤其是到了內閣這一層,甚至於是皇太孫所思量的,就不再單單是動用兵馬去直接解決問題這麼簡單了。
如果世間所有的事情都能如此簡單,大明朝也就不會再有那麼多的難題尚未解決了。
曹震卻是臉色不滿,悶悶道:“高閣老如此一說,若是放在我等軍中,便是一個延誤軍機的大罪了。”
高仰止頓時臉色一沉:“景川侯!”
“好了。”
坐在白虎椅上一直不曾開口的朱允熥,臉色陰沉的低喝一聲。
若是自己再不開口,太原城裡還沒有亂起來,倒是自己這個北巡行在大營要先亂起來了。
他先是看了高仰止一眼,直到對方低下頭,這才轉頭看向另一邊的景川侯曹震。
朱允熥冷哼一聲:“昔年開平忠武王、中山武寧王用兵之時,也會是如景川侯這般嗎?”
徐達和常遇春可以說是大明百萬大軍裡的兩個傳奇。
大明將門翹楚之輩。
有關於他們的事蹟,可以說是明軍人人都需要去學習的。
曹震神色冷靜下來,低下頭:“臣沒有兩位老王爺那等謀略,只知道現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