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讓這些土包子長長見識(2 / 3)

小說:大明嫡子 作者:肉絲米麵

至於商號和銀號日後賺到的盈利,則完全是獨屬於商號和銀號。

皇室擁有兩處的所有權,而無處理權。朝廷則擁有監督權,防止貪墨腐敗發生,而夏原吉這位戶部尚書便擔任了朝廷的監督代表。但其實在他之下,還有三法司的人會擔負起這邊的監察職責。

若非皇太孫親口所言,商號和銀號賺到的錢,日後不會擅自用於皇室,而是要實實在在用在百姓和地方上,夏原吉是絕不會這麼幹脆的就將三百萬兩銀子拉過來。

而更讓夏原吉動心的是,他過往一直想要促成的事情。

以朝廷之力,統一恆定天下金銀錢鈔兌比。

以朝廷法度,確定天下貨物價值範圍。

做成了這些事情,那些個奸商便再難有機會,和現在一樣那般肆無忌憚的剝削百姓了。

而這也正是他心甘情願,為剛剛設立的大明銀號送來五百萬兩本銀的真正原因。

商號和銀號匆匆忙忙的便也就開了張。

眾人簇擁著朱允熥便魚貫走進了銀號裡。

朱允熥望著眼前的朝堂大臣,想到直隸總督衙門那邊送來的訊息,心中不由冷笑。

直隸道一十八府上的那些人似乎是忘了,又或者說是低估了,大明朝現如今到底是多麼的有錢。

“天下經濟之道,在於民,在於生產。”

眾人坐定之後,朱允熥便緩緩開口,定下調子。

生產到底有多重要,朱允熥可是很清楚的。

建立在生產之上的經濟結構才是最穩定的。

“朝廷設立商號、銀號,並非是要與民奪利,而是要為民造福。”

“幸得陛下信賴,孤得以暫領兩處事務,託付希望。”

“近些年,大明寶鈔貶值過盛,百姓對朝廷發行之寶鈔,信心亦是日見低密。為此,孤於聖前奏對,得以鑄金銀錢及銅錢,穩定民間萬民之所需,控抑錢價,以此造福百姓。”

“百姓多生產,而苦於無路。商號可解百姓之困,福百姓家資。倘若有人經營短缺,銀號可借貸,商號可佔股。若有朝廷所需之物民間難尋,疑惑民間難以獨立製造,商號亦可自設工坊,為國生產。”

“諸位都是朝堂賢能之輩,值此新政如火之際,萬民翹首以盼,當勉力而行,勤懇做事,朝廷不吝封賞。”

這是對所有人說的話。

等到大多數人散去,場內便只剩下了零星幾人。

能留在這裡的人,那都是朝堂之上的核心人物。

朱允熥這時語氣也鬆緩了一些:“金銀銅錢的事情,還要等內府庫那邊將錢範弄出來,才能鑄造。但三者之前的兌比現在便要曉諭百姓知曉,容不得出錯,也不能讓百姓有所損失。萬不能將一樁利國利民的好事,給辦砸了辦成了壞事。”

夏原吉當即拱手道:“此前內閣會議,殿下有過提議,臣等也幾番商酌。深以為,錢鈔兌比當固定下來,視天下之情形若有需要,再行更換,如此方可穩天下之經濟。”

朱允熥點點頭。

按照他的想法,金銀銅錢之間的兌比是一比十比一萬。

一兩黃金等同於十兩白銀,一兩白銀則可當一千文銅錢。

大明過往是因為缺銅少金銀,所以國初的時候才創造性的,以前宋交子為靈感,弄出了大明寶鈔。

可是寶鈔只是沒有根底的紙,朝廷這些年弄出來的太多,民間愈發的不能接受。

而這兩年朝廷稅賦增多,新政推行迅速,海外金銀不斷湧入,更有諸多銅礦探明並加以開採。

大明朝現在不缺這些東西。

完全有能力重新制定一套新的錢幣體系。

坐在一旁的直隸總督大臣鄒學玉,則是眼生歡喜。

現在外頭的金銀兌比已經是一比三了。

要是這個時候銀號代表朝廷,確定下來一比十的兌比。

鄒學玉情不自禁的便笑出聲來。

到時候,恐怕就是遍地懸屍了。

眾人對鄒學玉的笑聲,選擇了無視和包容。

畢竟這些天,鄒學玉承受了太多的誹議。

這位大明朝第一位直隸總督大臣,如今所面臨的壓力是空前的。

商號和銀號的設立為什麼會選在這個時候,在略顯倉促的情況下開張。

所為的,就是支援直隸總督衙門,在直隸道為朝廷先行嘗試洪武新政的再次革新。

夏原吉繼續說道:“微臣以下令戶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