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仰止點點頭,看向一旁:“這屋裡就咱們師徒三人,自己搬把椅子過來坐著聽。”
白玉秀嗯了聲。
值房裡顯得有些安靜。
高仰止端著茶杯,好整以暇的品著,先生不說話,他便不打算說話。
解縉似乎是等的有些不耐煩,皺眉道:“你是說太孫殿下有法子解決眼下這件問題?”
高仰止搖搖頭。
正當解縉的臉上露出失望的時候。
高仰止卻是轉口笑著說道:“不是太孫殿下有法子解決先生現在遇到的問題,而是法子早就擺在先生面前了。只是先生和很多人都是當局者迷,沒有看清法子是什麼罷了。”
竟然還真的有法子!
本來已經面露失望的解縉,眼睛裡立馬露出期待的神色。
“是何法子?”
他問的有些急切。
實在是這些日子,解縉被地方上反對的民意給弄得有些急火攻心了。
高仰止卻已經是慢條細理道:“遷墳,給西部鐵路規劃線路上涉及到的所有百姓祖墳搬遷別處!”
坐在一旁的白玉秀正端著茶杯喝下一口茶。
聽到高學長這句話,差點沒有將滿口的茶水噴出來。
解縉亦是瞪大了雙眼,數次觀察目前官場上取得成就最高的學生,很懷疑這廝是不是在和自己開玩笑。
高仰止卻是不急不慌的繼續說道:“洪武二十八年,信國公薨逝,皇太孫首次領命北巡,過鳳陽祭奠信國公。出京之前,皇太孫便在朝中提議於鐘山建造功勳陵,埋葬大明有功文武。於應天城外,建功臣陵,葬我朝有功將士。
此舉一出,百官熱切,軍中將士更是紛紛願肝腦塗地報效國家。
今日先生為國家建造西部鐵路,欲要重現漢唐盛況,再開絲路,隨遇沿途百姓不滿阻攔,此乃人之常理。
只是豈能因寢廢食,欲生罷建鐵路之意?
而今以學生之見,先生可奏明陛下,為全國家、百姓,朝廷恩旨鐵路規劃沿線,修建陵墓,搬遷鐵路過境百姓墳塋,集中埋葬陵墓之中。
以朝廷旨意修建陵墓、造功德牌坊、傳諭各地,此舉可弘揚百姓之公義,國家之仁義,成全我朝仁孝治國之道。
日後每逢清明、冬至,地方官府須得官吏入陵,代天子祭拜遷墳百姓。
如此,則可使我朝君民一心,成千古佳話。”
高仰止說罷之後,便靠在了椅子上,繼續端著茶杯喝茶。
只是他又覺得茶湯似乎有些涼了,便將茶杯放在桌子上,側目看了白玉秀一眼。
白玉秀這個時候已經被高學長的這番操作給秀麻了。
原來先生和自己都想不明白如何解決的事情,竟然還可以這樣解決的。
在地方上為那些需要遷墳的百姓重新修建陵墓。
這可是皇帝的旨意,是皇命,更是皇恩。
且不要說,這陵墓是朝廷修建,還會建造功德牌坊。單單是日後每年還有地方官吏代替皇帝,在清明、冬至去陵中祭奠那些百姓了,這就已經是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好處了。
或許朝廷給再多的錢糧,都無法說動百姓為先祖遷墳。
可一旦這個事情上升到皇恩,白玉秀現在就敢發誓。
只要這個事情得到了陛下的首肯,朝廷頒佈旨意。
那麼西北那邊就會陷入到另一個狂熱之中。
甚至於還會出現有百姓半夜裡,偷偷的帶著全家人去挖了自家先祖的墳,將祖墳搬到朝廷頒佈的西部鐵路規劃路線上。
爭取的就是一個讓自家先祖葬在皇帝下旨修建的有著功德牌坊,且每年都會有官員去祭奠的陵墓之中。
再大的氣運,也沒有開國皇帝的氣運大。
再好的風水,也沒有皇帝下旨建造的陵墓風水好。
解縉同樣是心中詫異萬分。
自己竟然沒有想到,這件本來理當是無解的問題,竟然還可以這樣解決。
他抬頭瞪大雙眼,看著眼前這位成就最高的學生:“這樣做當真可行?”
高仰止微微一笑:“所以學生才說,先生該先去找太孫殿下的。”
(清末的時候修建鐵路,就出現過百姓因為玄學和風水氣運的問題,而抗議鐵路修建的事情發生。當然,那個時候同樣有很多官員和大族,因為個人喜好和不能接受新鮮事物而反對修建鐵路。更有滿清統治者,害怕破壞龍脈,組織鐵路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