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想去西南嗎?
他並不想去。
因為在他看來,西南的問題本就是一個早或晚的事情,就算太子老爹不來這麼一次大手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明也會順理成章的徹底解決西南土司問題。
而他不想去,更是因為他已經錯過了傻兒子和好閨女的長大,現下太孫妃和側妃又有了身孕,他更不想缺席了這兩個孩子的出生。
只是太子老爹現在已經親自開口了。
而且是在那麼多次的拒絕其他人選,做出了那麼多的鋪墊之後。
朱允熥覺得自己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
要知道,現如今的大明朝若說誰的權力最大,那麼定然是眼前這位太子老爹。
老爺子真的已經開始不怎麼插手朝政了,就連每日送到乾清宮的奏章,也不過是他帶娃空閒之餘充作消遣的事情罷了。
尤其是在北征之後,朝廷的大小朝會,再也看不到皇帝的身影,一直都是皇太子主持並處理大小事務。
太子的威嚴,正在急劇增加,且沒有任何人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同樣的,朱允熥即便是老爹的兒子,也不能拒絕。
朱標只是看了一眼沉默的兒子,便輕聲開口道:“讓你去西南,其實也並非為父之意。但這些年,你一直都在朝外做事,不論是去交趾道還是去關外,做的事情都是在國朝之外。
朝堂之內,便是新政也未曾讓你親手操辦。即便是當初浙江道雪災,那也是有你二叔在前頭頂著。
這一次北征之後,說是要你跟著為父多多學習如何應對國朝政務,但看的再多、學的再多,都不如自己親身經歷一番。
你去地方上,這一次不會有人再替你頂著,所有的大小一應事務,都由你裁奪。”
很明顯,朱標這時候才真正開始說出,他為何鋪墊了這麼多,都要讓兒子去西南走一趟的原因。
朱允熥也安靜了下來,將心中原本的不解打消,靜靜的等待著太子老爹最後的解釋。
朱標則是繼續說道:“朝廷治理天下,根本上還是從地方上出發。地方府縣官吏,才是我大明統御治理天下人最直接的地方。
此番經略西南,想要徹底消除土司制度,改為流官制度,是很簡單的事情。諸道兵馬圍堵西南土司,大軍層層推進,便是有十萬大山,那些土司也不可能有藏身之地。
但你勢必要和無數的土司官府打交道,要和地方上的官員接觸。
而這也是你真正能直面天下的機會,走了這一趟,你或許才真的明白,這天下到底是如何的。地方官府在推行朝堂政令的時候,又和朝堂之上的各部司衙門有何不同。
你的路還很長,為父也知曉你的願景比之為父更加高遠,所以你還需要多去看,多去走,唯有如此,你才能真的知道往後如何做,才是對我大明最好的選擇。”
朱標這番話,可謂是諄諄教導,字字珠璣,一番良苦用心了。
總結一句話,便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朝廷上下是一個很複雜的體系。
而西南土司又是這個體系裡面,最特殊以及最複雜的環節。
土司有著大明同樣的官府制度,但除此之外還有著土官制度的存在。土司官員比之流官,對轄下百姓有著更多更高的自治權。
如何在取消西南土司制度之後,還能穩定西南的局面,能讓土司官府平穩的過渡的流官官府,如何保證西南土人們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考量。
朱允熥點點頭:“兒子明白了。”
太子老爹說的沒有錯。
這一次西南之行,軍事上的行動不會有太大問題。
但是最後如何取消土司制度,卻是個極其複雜的問題。
那些不願土司制度消失,並且會選擇與朝廷對抗的土司官員們,自己要如何處置。而那些願意順從朝廷政令,改土歸流的土司官員,又當如何安頓,又是一個問題。
其中的輕重緩急,就需要無數的權衡利弊,考量出一個最平衡合適的法子,才能真正解決西南已經存在了千百年的弊端。
朱標見兒子沉默不語,便笑著擺擺手:“其實西南的問題,透過這一次西南生出的亂子,為父也算是大體看明白了。總得來說,還是要求一個民心。
國家想要強盛,說到底還是要天下歸心,萬民推崇。
一個沒有民心,被百姓拋棄的朝廷,是斷然不可能存在太久的。
此次去西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