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做更多的斡旋。
朱允熥的臉上不由的露出一抹笑容。
大明朝上下一心,值此時節,便是奠定大明萬世的開端。
……
應天城。
近來的國都,顯得愈發熱鬧起來。
隨著年關將至,帝國除了邊疆偶爾會傳來戰事,便似乎真的是天下太平了。
新年是中原人最看重的一個節日了。
也正是因此,每一日送往應天城的物資都可以海量來形容。
這是當今世界上,吞吐量和容納量最大的一座城池了。
應天府上下,也終於隨著上元門碼頭和倉儲集散地的修建成功,而鬆了一口氣,以更從容的心態,去應對洪武新政第一個年關那海量的貨運。
鄒學玉一日既往的,當府衙的公務處理完畢之後,便會帶著人走上街頭,親眼看看自己治下的應天城最近又有什麼問題暴露了出來。
所幸。
這一年裡因為鄒學玉擔任應天知府,京師各處都有了不小的改變。
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走在乾淨整潔的街道上,看著沒幾步就會出現的垃圾桶,以及不時就會從街上巡邏而過的官府差役。再看看街上百姓露出的笑容,周圍一切祥和安寧。
鄒學玉的臉上就生出了一種由內而外的欣慰。
甚至於,在各處街口安排的兵馬司裡,最魁梧的官兵身邊,時不時就會有城中未出閣的小娘子遠遠的圍觀,指指點點,倒是叫這些軍中兒郎臉上漲紅羞澀。
但或許連鄒學玉都沒有發現。
他似乎是有著走在吃瓜最前線的體制。
最讓鄒學玉不喜的馬蹄聲,遠遠的就從街頭傳了過來。
少頃,更讓鄒學玉不喜的,就是這些亮明瞭軍馬快報的騎兵,出現在眼前。
一如既往。
鄒學玉躲閃到路邊,卻還是吃了一嘴的灰。
然後看著那些不帶避讓,在應天城裡橫衝直撞的騎兵,揚長而去。
自己難道就要回回都被這幫人喂灰?
鄒學玉真的怒了。
跟在他身邊的府衙差役,小心的詢問著:“府尊,要不要先回衙門,回去晚了您最愛吃的紅燒肉可就要沒了。”
“吃?”鄒學玉咬著牙:“吃個屁!今天本府便要追過去,看看這幫人是不是就算撞死了我應天百姓,也沒人管了!”
罵罵咧咧的傾瀉著心中的不滿,鄒學玉便已經是提起腳步,往皇城方向趕了過去。
差役們無奈,卻又不敢多言。
畢竟,鄒知府上任以來,雖然衙門裡的事情徒然增多,難度也愈發的大了。可府尊卻會實打實的給弟兄們發餉錢還有補貼。
這不就在前幾日,因為上元門碼頭和倉儲集散地完工。衙門裡的戶房仔仔細細的核對了兩個晚上,發現朝廷撥下來的錢糧,竟然還剩了不少。
然後鄒學玉便將大頭,用於城中各處施粥給那些窮苦百姓,以及在西城修建了一片避寒的屋子。
餘下的,就都讓戶房分給了整個衙門上上下下所有人。
沒有一個人不曾拿到,只是按照品級大小、地位高低,拿多拿少而已。
這本就是規矩,所有人拿了餘下的錢鈔,前些日子的辛勞立馬是煙消雲散。
便是他們這些差役,最少的也拿了三兩銀子。
至於說工程款沒有用完,是不是應該交還給戶部?
差役臉上便露出一抹竊喜。
按照鄒學玉的說法,朝廷都是按照最低限度給的錢糧,應天府上下沒有貪墨半文,碼頭和倉房修建的完全符合工部尚書張二工定下的標準,甚至更高一些,那麼餘下的這些錢就合該是應天府上下所有人的辛苦費。
差役還記得清楚,前兩日分錢的時候,府尊臉上的得意。
而且府尊還說了,要是應天府將這錢糧還回去,戶部自然會高興的不行,但除了戶部,往後所有的衙門都會對應天府記恨上。
少頃。
鄒學玉已經帶著人趕到了西長安門外。
先前那隊騎兵的戰馬,則是靜靜的拴在城門下。
鄒學玉認清了要找的隊伍,繼續上前到了城門前。
今日值守宮門的朱尚炳立馬上前:“鄒知府,裡面可就是皇城了,無召不得入內。”
鄒學玉看了一眼,認出朱尚炳,便湊近低聲問道:“哪裡來的?”
朱尚炳回頭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