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一身反骨的皇帝(1 / 4)

小說:大明嫡子 作者:肉絲米麵

夏日農忙的時候到了。

整個應天府,或者說是整個江南的百姓,都投入到了火熱的農忙之中。

百姓們需要在降雨之前,將稻田裡已經掛滿穗子的稻穀收割回去,搶在變天之前將一粒粒稻穀裝進糧倉裡。

然後等到幾場雨下來之後,便要繼續忙著將秋天收穫的稻穀秧苗種進地裡。

這便是江南一帶百姓每年裡最為繁忙的季節,被稱之為雙搶。

搶收搶種。

百姓們在雙搶的時候,官府也並沒有閒著。

朝廷指定的賦稅要求還記在賬上,但如今的官府卻不敢搶著衝進百姓家中將那些還未曬乾的糧食拉回到官府的大倉裡。

官府裡的官員和差役,現在要陪著稅署在各地的分稅司官員,清點當地當年的糧食平均畝產,還要審查地方上的水利情況等等,助力百姓完成雙搶。

至於夏秋兩稅,晚點徵收也並非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只是官府如此體察民情,卻反倒是讓百姓們更加積極的去繳納賦稅,再也不需要官府下到村裡不斷催促著百姓。

上林苑監的少師老爺是個厲害的人。

如今誰家田裡的稻穗,不是長得惹人喜愛。

沉甸甸而又飽滿的稻穗,將稻杆壓彎,卻讓所有人的腰桿子都挺直了起來。

交了朝廷定下的額度之後,家裡還能留下許多的餘糧呢。

再也不必過多的煩憂,繳納賦稅之後,家裡人拿什麼東西果腹。

“稻穗上的粒數已經很難再有增長,老臣與上林苑同仁如今也沒有辦法改變現狀,只能是耕種方式上繼續加以改進,尋找新的增加地力的方式。”

應天城外。

大明朝功德無量的少師袁素泰,身上穿著官服,雙腿卻是被高高挽起,草鞋上站滿了泥漿半乾不幹的樣子,陪著已經習慣時不時溜出宮的皇帝,介紹著當下的情況。

朱元璋臉上滿是喜悅。

從很久之前開始,夏日便是皇帝最為喜歡的季節。

雖然炎熱,雖然人只要出來一趟便會汗流浹背,卻依舊阻擋不了他的喜愛。

因為夏天是收穫的季節。

空氣如同熱浪一樣在目光所及之處湧動著,卻又帶來了濃濃的成熟的稻香味。

一伸手。

朱元璋的手中已經握住了幾根稻穗。

稻穗上是顆顆飽滿的稻穀。

用另一隻手捏住一顆,稍稍用力擠壓,稻殼便從稻米上脫落下來。

稻米被朱元璋送進嘴裡。

有些硬,需要慢慢的咀嚼著,便能品味到那一份莊稼的甘甜。

皇帝不敢浪費,將握著稻穗的手伸出。

跟隨在皇帝身後的內宮大總管孫狗兒便立馬上前,小心翼翼的將皇帝手中的稻穗用一塊絹布包裹起來,放在胸口貼身的位置。

朱元璋則是輕聲開口道:“如今已是極好的了。朕還記著,想當年似這等時候,哪裡能看到百姓臉上有笑容的。都在愁著地裡收上來的糧食,夠不夠今年繳稅的。”

袁素泰亦是上了年紀的,對前元時的橫徵暴斂很是熟悉,只是默默的苦笑了一聲。

在兩人身後,則是跟隨著一名身著紅袍的官員。

鄒學玉露著笑容,上前拱手道:“如今陛下施仁政,不單單是強令官府緩收賦稅,更是因時因地,若有百姓當年遭了災,便可相應減免賦稅。如此種種仁政之下,百姓又何能不帶笑顏。”

應天府今年沒什麼大災,只不過是臨著江邊的幾個莊子,入夏前遭了水。

地裡頭的莊稼那時候已經結穗了,雖說收成不能比旁的地,但也不至於顆粒無收。

應天府也只是照實將情況和田畝數報到了戶部。

誰知道,戶部尚書夏原吉轉手便將奏章給送到了內閣。

隨後一番計算,那些個田地的稅賦就減免了一半。

這是實實在在的善政。

袁素泰點點頭,卻是漸漸皺起眉頭:“陛下廣施仁政,乃天下百姓之福。只是老臣擔憂,此舉落在應天尚可推行。若是遍及天下,恐怕地方官府和士紳權貴,會藉此中飽私囊。”

鄒學玉亦是側目看向皇帝。

少師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的。

中央朝廷的政策,大多數時候都會從最底層的百姓落手,但是透過一層層的行政體系傳遞下去,卻又總是會變個樣子。

下面的人,總會有無數種辦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